近年来,盐城市建湖县人民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扎实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大力推行“一个服务中心、三个人民法庭、N个网格法官”,即“1+3+N”诉源治理新模式,全力优化多元解纷效能。今年年初,该项目成功入选全市政法领域改革“十大创新项目”。
同频共振:高效提供司法便民服务
诉讼服务是法院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该院持续优化“互联网+诉讼”服务体系,深化移动微法院应用,完善集约化办理机制,整合智能导诉、诉前调解、保全鉴定等辅助性诉讼服务事务于一体,方便当事人一站办理。
在一起道交事故纠纷调解中,退休法官崔春玲结合多年审判经验,以驻院调解员身份通过移动微解纷平台开展诉前调解,条目式列举各方赔偿责任范围和法律依据,最终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推动了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线下调解同样招招出新。近年来,该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诉调对接中心,建立起商事、道交、物业等七大诉调对接工作室,并以诉调对接中心为“根据地”,在所辖镇(街道、区)设立诉调对接服务点,中心与服务点相互衔接,形成点面结合、辖区全覆盖的诉调对接服务网络。
去年10月,该院联合县物管办深入欧宝利亚尊园小区,高质效化解8起因业主不满物业公司服务而拒缴物业费的纠纷,为居民打造出文明舒适的居住环境。
商事纠纷多元解纷尤为“吸睛”。该院与县工商联建立法企联席会议制度,开展“法治惠企直通车”活动,每季度联合送法进企2次以上。双方互设调解工作室与审务工作站,推动商事纠纷一揽子解决。该调解工作室被省高院和省工商联评为“全省重点培育商会商事调解组织”。靶向施策:积极回应群众司法需求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该院三个人民法庭依据当地发展需求,结合司法审判职能靶向施策,为推进社会综合治理、护航乡村振兴提供精准司法服务。
高作人民法庭在辖区各镇均设立巡回审判站,庭内干警每月集中研判新收案件特征,挑选涉旧危房改造、土地承包、婚姻家庭等相关典型案例定期开展巡回审理,向旁听群众以案释法、现场普法,实现“审理一案 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多年来,该庭辖区村居万人起诉率持续低于万分之三。
延伸触角:合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您的这堂法治课太精彩了,有故事,有细节,有感触,我们都很受用!以后还请您多来我们村上课!”前不久,张瑞兰法官在某社区开展法治宣讲后,当地干部群众纷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