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围绕法治盐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目标要求,抓深化,补短板,强示范,确保“四力齐发”强推法治政府建设。
在“营商环境”上发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
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利企,在全国首家实行国有资产数字化交易改革,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盐城市“互联网+国有资产交易”被北京大学光华学院专家组誉为“盐城模式”。新兴行业、企业经营范围4条个性化登记需求,被纳入全国经营范围规范化字典库。营商环境在全国100个经济活跃城市综合排名中位列第14位。
在“良法善治”上着力,从头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
围绕“四新盐城”建设加强立法,地方性法规《盐城市黄海湿地保护条例》,为黄海湿地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盐城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凡是市政府的重大行政决策,都必须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市长办公会议集体讨论决定,上会前都必须经过合法性审查。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和公司律师制度,全市262个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建立公职律师制度,总人数列全省第一。
在“为民服务”上给力,将权力运行全面纳入法治的轨道
在全省率先研究制定《盐城市行政执法投诉办法》,规范群众投诉办理工作。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依法公开政府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新闻发布工作连续4年获得省级表彰。健全行政复议工作机制,全市139个镇(街道、园区)行政复议联系点全部挂牌运行。构建非诉纠纷化解多元机制,成立全省首家具有非诉服务职能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盐城市非诉讼服务中心。全市初次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超过90%。
在“少数关键”上奋力,打造法治建设“一把手工程”
全面落实法治建设推进工作领导责任,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点任务亲自督办。将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步,在编制“十四五”规划过程中,将“法治盐城建设规划”列入重点专项规划编制目录。坚持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2020年,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列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