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铜马广场警务工作站不简单 运行23天,群众送来5面锦旗
盐城铜马广场警务工作站不简单
2020-10-12 09:39:00  来源:盐城晚报

 “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快速反应,优质处警。

  围绕“接警处警、治安防控、纠纷调处、便民服务、安全宣教”等功能定位,利用智慧智能支撑,建设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警务工作站……最近,细心的市民发现,在市区建军路铜马广场的西北角,“盐城市公安局铜马广场警务工作站”投入运行。 

  “我们以建设全国一流警务工作站为目标,围绕打击犯罪街面化、接警处警街面化、服务群众街面化、矛盾调处街面化要求,全力将警务工作站打造成服务建军路商圈发展的品牌窗口。”铜马广场警务工作站负责人表示。该工作站通过建设24小时警务服务区,积极构建“3公里便民服务圈”,公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应进全进、应上全上”,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事项全办结”。警务工作站运行23天来,群众已陆续送来5面锦旗,以此对该警务站提供的优质服务表示诚挚谢意。  

    

  打击犯罪,快速反应凸显实战效能 

    

  铜马广场警务工作站于9月16日投入运行,地处先锋街道剧场路社区、毓龙街道县前路社区和文峰街道儒学社区、板桥社区等四个社区交界位置,管辖区域辐射登瀛桥串场河以东、黄海路以南、建军桥小洋河以西、解放桥串场河以北,共3.5平方公里。 

  该区域常住人口约6.6万人、流动人口约1.4万人,大小单位上万家,还有6个商场及商业区,常态情况下每日人流量达9万余人,节假日期间更达20万余人。“铜马片区治安要素相对复杂,导致警情较多。通过巡处一体化改革,进一步推进警力前移,提升群众安全感。”工作站负责人郑相国说。 

  9月21日15时许,该工作站接到110指令,称中茵海华利群超市货物被盗。警务站在接警的同时,迅速组织民警利用监控进行视频追踪,仅用半小时便在超市储物柜旁,将3名违法嫌疑人抓获并依法处置。速度之快,令超市工作人员不禁向民警竖起大拇指。 

  “我们的工作是短、平、快,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苗头,还可以跟派出所的社区民警沟通,及时反馈给辖区派出所,让派出所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郑相国表示,作为市公安局和分局巡特警的“屯兵点”,警务站还将充分发挥实战作用,配合周边3个派出所开展应急处突任务。运行以来,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9名,破获各类刑事治安案件6起。 

    

  动中备勤,打造街面第一处警力量 

    

  相对于传统警务“有警出警”不同的是,铜马广场警务工作站采取的是“主动出击”警务模式,坚持“有警接警、无警巡逻”,在巡逻过程中主动发现街面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巡查、盘查等巡防工作,把警情消灭在萌芽状态。 

  “非常感谢!”重新找回走失的女儿,不善言语的市民蔡先生回家后,再次用微信向警务站民警道谢。10月3日11时许,蔡先生带女儿出门游玩,途经人民商场附近时,不慎与未成年的女儿走失。正在巡逻的警务站民警接到蔡先生求助后,根据女孩体貌特征,通过无人机高空巡查、街面协查、视频寻踪等办法,在远离事发地点的八佰伴购物中心广场找到了走失的女孩。 

  截至10月9日,铜马广场警务工作站共接警481起,日均接警21起,不仅服务了群众,还为本应承担处警任务的派出所减轻了负担,让派出所民警更有精力专注于基础防控工作。 

  引人关注的还不止于此。铜马广场警务工作站以毓龙路为界,将辖区划分为2个巡区、以14个社区为基础划分14个网格,与辖区巡特警、交警等警力配合潮汐布警,确保街面24小时见警。同时,警务工作站积极推进智慧平安网格防控“微单元”建设,实现巡逻防控从“徒步平面化巡逻”到“科技立体化防控”新格局。今年两节期间,建军路商圈系列活动全部安全有序顺利开展。 

    

  服务群众,一站式打造24小时“窗口” 

    

  在铜马广场警务工作站二楼服务大厅西侧,摆放着VR、电子屏等智能设备,通过视频、图片、动画、文字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记者轻轻触摸“日常模拟灭火体验系统”显示屏,出现多个商超和公共场所的场景,选择其中一个场景后,看到里面有物品起火,会提醒操作者选择下方的灭火器类型,一旦选错会提示:错误。 

  “这是体验互动区,分为逃生救护、天下无毒、平安出行、全民反诈四个区域。前段时间,地下商业街、餐饮企业专门组织员工来接受安全培训。”在民警的指导下,记者对多个设备进行体验,发现该区域很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 

  不仅如此,在一楼和二楼的北侧区域,设有“微车管所”“驾驶证自助制证机”“出入境自助拍照受理一体机”“自助签注一体机”“居住证申请终端”“发证终端”“居民身份证自助取证机”等智能设备,涵盖71个政务服务事项,这些服务都可以在这里受理。 

  设备多,好用吗?答案是肯定的。10月11日12时许,市民徐女士带儿子来办理身份证,前后仅用20分钟。“我平时工作很忙,白天没空办理。前天晚上7点多钟下班经过这里,咨询了一下,没想到次日就把事办了,这种一站式绿色通道服务真方便。”徐女士说。 

  “让周围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我们以公安政务服务‘全流程在线’‘最多跑一次’为目标追求,实行24小时服务,群众在下班后也可前来办理业务,实现让上班群众‘不请假来办事’。”让郑相国引以为豪的是,不少市民分不清去哪家派出所办理业务,而且出入境、交管等公安业务需要到相关市、区行政审批中心办理,群众办事存在诸多不便。如今在此设立警务工作站,可将警务服务触角真正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联动调处,矛盾纠纷进站不上交 

    

  联动调处矛盾是铜马广场警务工作站的一大特色。 

  铜马警务站地处商业圈中心,针对辖区消费纠纷警情较多的特点,该工作站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消费者协会,邀请律师和专业人员派驻,实行重大矛盾纠纷“1+1”联调机制,初步实现“矛盾进站不外交”。两节期间,辖区商场消费纠纷相对较多,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消费者协会派人常驻,联合调解,消费纠纷调结100%。 

  机制上由“单一”向“多元”跨越。依托“警格+网格”,警务站充分调动凝集社会力量资源,按照“本地人、本地话、化解本地矛盾”的“三个本地”原则,从消费纠纷类警情占比较高的实际出发,与消协、卫生监督、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建立联动调解机制,聘请具有法律知识基础、擅长消费纠纷调解的6名专职调解员,有力保证工作站矛盾化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9月17日,我们接到报警,称幸福花苑小区发生一起债务纠纷。经前期调查后,联系亭湖区司法局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到场处置,本来冲突激烈的矛盾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从而避免了事态升级。”郑相国介绍,该工作站自运行以来,共接报245起纠纷警情,调结率达98%,凸显警务工作站小规模、大效益作用。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