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抓获境外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119人,在24小时内完成体检、审讯工作,80名嫌疑人被批准逮捕。对于江苏省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的民警来说,能成功侦办“10·23”这样的特大跨境通讯网络诈骗案曾经有点“无法想象”。
“一站式”服务、“闭环式”管理、“全量化”监管……去年以来,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以“更有保障的执法安全、更加满意的办案体验、更为强大的资源支撑”为目标,全力推进“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实战引领,全局执法办案效率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今年7月,该局被江苏省公安厅评定为全省执法示范单位。
“以建设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重点工程,推动全局执法规范化建设,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让法治成为亭湖公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盐城市亭湖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迮大猛说。
筑牢执法安全有底线
“100减1等于几?”“0!”
在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墙上,这道“算术题”提醒着每个工作人员——执法安全,一失万无。
2019年9月,亭湖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投入使用,内设案件管理中心、执法办案中心、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和合成作战中心。
2020年5月30日晚,亭湖警方成功告破一起骗保案件。当晚8点半,办案民警将6名嫌疑人带到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在登记区,对嫌疑人进行身份核验和前科查询,佩戴智能手环。智能手环全程记录嫌疑人在中心的行动轨迹,自动形成人员轨迹视频信息。在人身安全检查区,工作人员对嫌疑人统一进行人身安全检查、衣物更换、随身物品登记、标准化信息采集等,对有伤情的嫌疑人拍照固定证据。
“执法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对之前存在或者可能存在的执法安全漏洞进行全面梳理,确保中心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流程都渗透着规范的元素。”亭湖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单国栋介绍,分局刑事案件全部进入中心审讯,从嫌疑人进入到离开,全程单向“流水线作业”,自中心成立以来始终保持执法安全问题“零”记录。
派出所办案民警审讯是否规范?涉案财物保管是否全部集中?在案件管理中心的大屏幕上,各派出所的案件管理室、办案场所、涉案财物保管室一目了然。通过自主研发的执法大数据监督管理平台,法制民警对中心和各派出所执法要素实现“一屏全监督”,自动开展视频巡查、实时预警、智能考核,发现问题亦能及时处置。
“从警情到场所,再到案件、财物、人员、卷宗,我们以案管中心为中枢,对这六大关键执法要素进行网格化全量管理,对易出问题的执法重点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实时互动、督促整改,并定期召开执法管理委员会会议,通报突出问题,详细分析成因。”亭湖分局法制大队副大队长曹庆欣介绍,今年以来,中心发现并纠正基层所队执法问题1189个,同比提高45%,筑牢执法安全底线。
提升办案质效有速度
“如果不是在中心办案,像‘10·23’这样的案子很难吃得下来。”亭湖分局刑警大队重案中队副中队长倪青柏对此案的侦破体验颇深,“就拿嫌疑人体检来说,中心组织了18人的医疗团队和30人的保障团队,在3小时内将119名嫌疑人全部体检完毕,为审讯工作节省了大量时间。”
专业人员采集信息、专门人员看守登记、专业医护驻点体检……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许多以往需要办案民警处理的杂事都由中心安排专人统一负责,最大限度减轻办案民警压力,让民警集中精力一心一意搞审讯。
“在过去,稍微大一点的团伙案件,嫌疑人都要分到各个派出所审查,审讯工作沟通极为不便,往往一场审讯下来,电话就要打几十个,还有可能造成信息偏差。加上送交法制把关,提请案件会办,一个案子下来,民警身心俱疲。”倪青柏说。
网安、刑侦等部门合成作战,信息支撑,让审讯工作更高效;法制审核前置,法制民警和办案民警“双办”机制,让办案民警如虎添翼;检察院驻点提前介入指导案件,让民警少走弯路。不仅如此,中心还配有食堂、休息区、自助洗衣房、24小时自助超市等便警设施,让办案民警留得下来、安得下心,来过中心办案的民警对一系列的便利举措赞不绝口。
“以前卷宗都是自己‘捆’,再跑去让法制审核、提请会办,很多时间都耗费在路上,审讯24小时的质量和效率非常低,导致口供拿得不全、线索挖得不透、案件办得不铁,直接影响办案质量。”毓龙派出所民警董廷庚坦言。
现在,在中心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把案件挖深挖透,少走回头路,办案成就感自然更足,之前“怕办案”成了如今的“想办案”。据统计,自运行以来,中心法制审核案件退查率从65%下降到20%,检察机关监督案件同比下降48%。
为提高办案质效,中心还协调物价、邮政、银行等机构进驻办公。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亭湖警方成功破获一起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案件,抓获嫌疑人66人。
构建团队作战有保障
“根据张某交代,我们研判确定他的上线就是刘某,请立刻通知抓捕组对刘某进行抓捕。”2020年2月4日晚,中心合成民警根据办案民警审讯结果,快速研判后,推送给前方抓捕组开展抓捕。不到两小时,就将刘某抓获归案。
在中心,一旦犯罪嫌疑人进了登记区,“一键响应系统”立即启动。系统自动分配审讯室的同时,也匹配对应法制民警和合成专业民警,对嫌疑人相关信息进行搜集、研判、分析,为审讯民警提供全方位的实时信息支撑。
“过去嫌疑人交代什么,审讯民警要事后核查。现在嫌疑人说谎,合成民警可以立刻查证,审讯民警根据反馈现场就能击溃嫌疑人的心理防线。”亭湖分局法制大队刑事案件审核中队中队长陶跃说。
“审讯——研判——抓捕”的一气呵成,不仅得益于硬件的智慧化,还得益于中心办案民警与合成作战民警的“双侦”模式。网侦、反诈、便衣侦控、综合研判等6个专业队进驻中心合成作战,审讯专家团队指导审讯工作,让办案民警随时随地得到快速有力的数据、信息、力量支撑。
据了解,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运行以来,亭湖分局先后成功侦办团伙案件36起,大要案件攻坚克难的能力显著提升。
“执法规范不规范、案件办得铁不铁,直接关乎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关乎人民群众的平安感受。”该局党委副书记、政委王柱军介绍,中心将继续在资源深度融合、民警体验优化和信息化水平提升上深度“挖潜”,确保把每一起案件办成“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