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以来,徐州市云龙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从中心大局出发,从群众需求着眼,从细微之处入手,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立体式普法宣传,推动云龙普法工作迈入“微时代”。汇聚“微力量”,构筑普法“大格局”群众在哪里,普法宣传就延伸到哪里。云龙区秉持便民、为民、惠民理念,持续深化“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通过抓好遴选、培训、管理、使用等环节,培育一批群众身边“带不走”的普法队伍,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深入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用群众“听得进、听得懂”的语言贴近群众送法释法,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让“法”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目前,全区共培育“法律明白人”872名、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0户,组织开展社区“两委”干部法治培训、“法律明白人”培训班200余场、6500余人次,全方位提升“法律明白人”队伍的业务素养、专业技能和调解工作水平,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退休后我们想发挥自己的余热,就加入了义警队,一起拿着大喇叭、宣传单,向邻里宣传反诈知识,引导大家学法守法,远离犯罪,感觉特有意义。”绿地南社区的梁阿姨说最近又有两名退休同志要申请入队,他们的普法队伍又壮大了。
为进一步激活普法强基“神经末梢”,云龙区充分凝聚“三官一律”、退休党员干部、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大学生志愿者等志愿普法“微力量”,组建“义警队”“多来觅法”“阳光青年”、反诈“蓝耆士”“紫领带”法律管家等各具特色的志愿普法队伍,围绕群众关注度高的法律问题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努力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关爱“微群体”,精准普法暖民心聚焦农民工、妇女、“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法治需求,云龙区精准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指导各责任部门结合工作职能和时间节点,通过以案释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等形式,深入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周”“妇女权益保障”“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等法治宣传活动,实现“专业人”普“专业法”,全区普法工作全面性、精准性、实效性稳步提升。
“之前在工作中伤到了手掌,医生说要休息半年,这期间的误工费该怎么算呢?”“您可以在伤好后进行工伤鉴定,相关补偿将根据鉴定结果确定,如需法律援助可以联系法律援助中心,符合条件的将为您提供免费的法律帮助。”“法润云龙春风行动”法治宣传乡村行活动现场,法律援助律师在解答法律咨询的同时宣传讲解法律援助的获取途径,全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为切实满足群众法律需求,云龙区将法治宣传与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服务等有机结合,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此外,区妇联深入开展巾帼好声音普法大篷车走基层活动,将枯燥的法律法规融入《婆婆也是妈》《三个媳妇一台戏》等乡土气息浓郁的普法节目中,入情入理贴近民生,让现场社区居民直呼过瘾。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拓宽适老型普法教育的渠道和形式,以情景剧、云讲座等形式推出“小云话夕阳——守望老年的您”法治课堂,打造“法护夕阳”敬老服务品牌,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推广。
打造“微课堂”,常态普法入人心
“同学们,你们认为为什么白雪公主会中了皇后的圈套呢?”“遇到陌生人搭讪,我们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呢?”课堂上,“检爱·一朵云”法治副校长借助白雪公主、小红帽与大灰狼等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将法律知识与学生上网、交友、同学相处等场景相结合,生动形象地向青少年讲授如何远离不法侵害,保护自身安全,在活跃的课堂氛围里,将法治的种子撒进同学们的心底。
云龙区统筹发挥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等资源优势,为全区34所中小学校、86个社区配齐“法治副校长”“社区法律顾问”,组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民法典宣讲团等普法宣讲队伍,面向基层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推动法律知识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在辖区范围内共开展宣讲1600余场,受众数达12万余人。持续深化“法润云龙每周一法”普法品牌,突出普法重点,设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点、“睿直播”普法直播间等特色普法阵地,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围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主题,打造“法润云龙”微课堂、“蓓蕾课堂”等在线普法课堂,开辟“民法典宣传视频”合集、民法典系列微课堂、“漫”说民法典等普法专栏,进行以案释法,不断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让法治意识入脑入心入行。
丰富“微体验”,互动普法润民心
“大家请看,这个‘客服’添加‘我’的微信后,以退款的名义发给‘我’一个链接,如果‘我’点进这个链接会怎样呢?”云龙庆丰平安体验馆内,店子派出所民警运用模拟手机网络诈骗体验系统,向群众讲解反诈知识,普及常见诈骗手段和预防措施,通过“沉浸式”的直观体验,让广大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反诈知识,提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和能力。云龙区坚持与时俱进,积极运用VR虚拟体验技术、多媒体展示技术,打造平安体验馆、“检·爱”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体验学法”阵地,将普法内容融入交互体验中,立体、直观地展现法治场景,通过问答闯关、互动体验、案例解读等形式开展“趣味”普法,让群众身临其境接受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法治宣传实效性。充分发挥旁听庭审的警示教育作用,区司法局、法院、检察院、教育局等联合制定出台《关于在全区组织开展旁听庭审活动的工作方案》,通过“现场+线上”旁听庭审相结合,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全覆盖、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切实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依法履职能力。把模拟法庭作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结合“法治夏令营”“司法开放日”等主题活动,邀请青少年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角色,模拟案件审理的全过程,在情境中实践、体验和探索相关法律知识,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共享“微幸福”,普治并举“筑同心”
着眼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和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云龙积极探索普法融合治理新模式。区委政法委创新“五长同格”群众工作法,推动“一把手”带头为基层网格群众办实事;翠屏山街道建立“法治荟翠”工作机制,汇聚法治力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蝶梦社区采取“援法议事团+X+Y”议事模式,积极探索八步议事法,用援法议事寻求民意最大公约数,真正让法律法规走进群众、服务生活、浸润人心。“艾律师,我们小区准备成立业主委员会,想问问需要哪些手续?”法治讲座结束后,如意湖社区法律顾问艾可律师现场接受社区居民法律咨询,并结合实际案例、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进行专业、细致地解答。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立足“德法讲堂”“司法行政服务站”“援法议事厅”“一‘网’情深”等基层法治平台,引导“法律明白人”、社区法律顾问积极参与法治宣传、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居民公约修订、社区重大事务协商处理等法治实践,启动“社区法律顾问百场讲法”活动,围绕“法治护农”“法治惠民”“法治助企”“法治强基”四个主题,举办法治宣传讲座170场,接受群众咨询1500余人次,持续加大法律服务供给;当好基层治理“法治参谋”,参与“援法议事”活动200余场,先后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中心广场改造、房顶漏水等热点难点问题120余件,协助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800余次,用“法治”之笔绘就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