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铜山区司法局通过“加减乘除”提升农民工维权质效。2022年以来,全区共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2万余份,解答农民工法律咨询5000余人次,办理涉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824件,化解“欠薪”纠纷325件,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一是维权流程做“减法”。对农民工讨薪案件免于经济困难核查,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办理,简化工作程序。对10人以上的重大群体性案件采用“先受理、后审查”方式,群体性案件受理后,优先指派就近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先行处理,避免因程序问题耽误维权的最佳时机。对于具备基础材料、缺少部分材料的案件给予“容缺受理”,实现讨薪案件“快立案、快受理、快起诉、快结案”,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
二是部门联动做“加法”。与区人民法院加强协调对接,在法院立案大厅设置法律援助窗口,为涉案农民工开通“绿色通道”。畅通农民工讨薪案件快速办理渠道,注重与公安机关刑民对接、协调检察机关支持起诉、与劳动仲裁、法院积极沟通,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并优先考虑采用调解、和解等非诉讼法律援助方式结案,争取在最短时间、用最便捷方式解决法律纠纷,实现便民服务最大化,纠纷解决最快化,社会效果最优化。同时 “无缝对接”区总工会、公证、信访、人社、住建等部门,多形式、多渠道为农民工讨薪维权提供快捷高效服务。
三是法治宣传做“乘法”。采取“线上+线下”普法模式进行精准宣传。线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重点突出的普法宣传活动。工作人员采取设立咨询台、悬挂横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进行普法活动。由专职律师耐心详细解答了群众提出的有关劳动争议、薪酬拖欠、社会保险和工伤等法律问题,同时为来往群众发放《法律援助100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欠薪专项行动宣传册--民法典服务农民工》等法治宣传资料,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助力群众提高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同时利用293个“法润民生群”、“徐州铜山司法”微博、“铜心圆”APP等媒体,不定时推送讨薪维权、工伤、劳动合同等相关法律问题知识包,实现农民工“指尖式”学法。
四是化解纠纷做“除法”。以中小企业、困难企业和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为重点,组织各司法所就农民工切身利益、密切联系的薪资支付、冬季取暖补贴发放、工伤保险等方面矛盾纠纷开展排查,及时掌握纠纷苗头和不稳定因素,第一时间介入解决,依法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对农民工讨薪矛盾纠纷实行黄、橙、红三级动态预警,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同时,组织调解员在调处矛盾纠纷过程中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的基础作用,把矛盾纠纷化解与法治宣传教育有机结合,做到调处一起纠纷,宣传一条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