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刘某某,在此谨向贵院家事庭的法官道一声辛苦,并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法官们在办案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热情、公正、细致、高效的服务......”
这是当事人刘某某写给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的一封感谢信,在信中表达了对贾汪法院家事庭法官的感激之情,类似的感谢信、锦旗,还有很多很多。
刘某某兄妹五人并排行老大,其父早亡,其母2014年去世。随着母亲的去世和房屋拆迁,围绕着被安置房的继承问题,兄妹五人分两大阵营产生了根本分歧。因被拆迁房的产权存在争议,双方经过了行政诉讼,人民法院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未在实体上予认定。刘某某又提起了继承之诉。
行民交叉,何者优先是审判中的难点。面对困扰双方多年的纷争,家事庭的法官下了一个决心:想尽一切办法,解开这一疙瘩,化解这一难题,和睦这一大家庭。
于是,他们走访了村委会,调查了双方的邻居,来到了不动产登记中心,查阅了原始登记档案,听取了双方的陈述,提供了4个备选调解方案,先后4次组织调解,最后兄妹5人握手言和。调解结果,既反映了法律刚性要求,又遵从了被继承人的意愿,各方表示合情合理更合法,均乐于接受。于是就出现了前面刘某某给中院院长写感谢信的一幕。
家事纠纷具有血缘、情感的特殊性,在调解方法和裁判技巧上都有其独特的规律。法官们在2012年和2016年就总结创新出了“亲情弥合八步法”“人身安全保护令适用八步法”,均已成为法院化解家事纠纷最重要最普遍的工作方法,做实做强了反家暴联动机制,受到了200多家来访法院和100多家来访妇联的好评。
家事庭成立十年了,他们化解了数不清的家庭恩怨,收获了一个又一个喜悦。
心中有爱,工作有力量
每一个来到法院的家事案件当事人,因亲情受损,利益失衡,无从化解,心中都被痛苦所折磨。心中有爱,就能感受到当事人的苦与痛,就能理解当事人的忧与愁,就有热情、有力量投入到矛盾纠纷的化解中去,就能很快找到化解痛点的方式方法。
真诚待人,方法有出路
没有人会拒绝你真诚地对他好,耐心地听取当事人的诉说,解除当事人对法官的顾虑,让当事人敞开心扉,探寻当事人最真实的想法。分析利弊得失,解读法律真谛,为当事人提供最贴心的调解方案。真心对他好,他没有理由拒绝,调解定能成功。
激发良知,宝藏需开发
每个人都有自我需求的一面,同时每个人都有利他和奉献的情怀。家事案件当事人大多对案件走向可以作出准确的判断,但当被个人私欲蒙蔽之时,则往往理智不清,固执己见。调解就是不断地激发当事人的良知,不断地纠正当事人偏知偏见,不断地开发当事人心中本来就有的利他、宽容、良善的宝藏。经过开发,当事人去除一分私欲,即多了一分理性,调解解决即多了一分可能。
无怨无悔,喜悦中成长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家事司法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我不懈地追求。10年来,我办理了3000件家事案件,其中85%调解结案,超过50%的离婚案件和好结案。每当看到通过我一针一线的缝补,夫妻感情得到修复,家庭和谐得到延续,我是无比的喜悦,我亦得到了历练和成长。衷心祝愿,用我们家事司法的妙手,点亮万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