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服务“走下去” 一户一策解难题——徐州市贾汪区“两帮两认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徐州市贾汪区“两帮两认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2021-12-22 17:03:00
  “政法委支持的6万元钱到账了,我们的房子翻新工程不必停工了。”12月12日,徐州市贾汪区大吴街道瓦庄社区69岁的五保户孙良安激动地告诉94岁的老母亲,“娘,我们可以在新房中过春节了。”
  这是徐州市贾汪区政法委开展“两帮两认同”行动时,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耿薇走访时解决的一件群众困难问题,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群众利益无小事,点点滴滴见初心。
  贾汪区政法委今年8月开展“两帮两认同”行动,即帮促转化、帮助就业,自我认同、社会认同,聚焦全区精神病患者、刑满释放人员等重点困难人群的“急难愁盼”问题,梳理清单,对标对表,逐项攻破,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解决了一批民生实事,排除了一些安全隐患,以“治未病”的思路,场景化走访,“精准化”帮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一户一策精准帮扶
  “现在小孩可以安心上学了,章某也得到医院的救治,今后把日子过好,往后再有什么困难就直接给我打电话,不要怕麻烦……”在塔山镇葛湖村精神障碍患者章某家里,耿薇一边和其家属、孩子同吃一桌饭,一边反复叮嘱章某家属。 
    
  为贯彻落实贾汪区委开展的“‘两在两同’我先行”社会治理与文明程度双提升活动,区委政法委对重点人群推出“两帮两认同”大走访活动,组织政法干部投入“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为基层解难题,为群众办实事。
  全区186名政法干部走进5661名精神障碍患者、刑满释放等重点人群家中,主动了解其家庭现状,听取需求愿望,帮助解决“急难愁盼”,将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8月21日,耿薇在走访中发现精神障碍患者章某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其精神状况也不稳定,经常打骂与其一同生活的4岁大的儿子。为改变这家人的生活困境,她与医院协商让章某入院治疗,并肩负起帮4岁孩子寻找监管、入托教育以及家庭生活必需品的置办等事宜。9月6日,她再次来到章某家中,与其家属商量送章某去医院治疗、孩子生活等一系列事务,终于在9月24日将章某送至徐州东方精神病院治疗。9月26日,耿薇为其办妥了低保手续。同时,将章某的儿子委托章某哥哥抚养,并安排上村幼儿园。
  在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下,全区2000余名政法干警主动走进重点困难群众家中“同吃一桌饭”,共谋新出路。
  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赵华9月23日在走访中发现精神病患者赵某病情不稳定,就主动与其交流。经过多次走访、交流,使赵某精神状态得到好转,并主动到村委会参加志愿服务;在走访中,区检察院发现刑满释放人员王某某家庭困难,且处于失地状态,就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其纳入失地保障范围;区司法局发现社区矫正对象刘某某没有工作,经常酗酒,家庭不和,有离婚风险,便立即联系调解员、村治保主任对其家庭矛盾进行调解,并和刘某深入沟通交流,劝其找份工作增加家庭收入,同时,还帮助其介绍工作,有效化解了这个家庭的尖锐矛盾……
  干警开展大走访活动以来,形成了“上下一盘棋”格局,帮助重点困难群众解决了232个难题,促使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重点解决“急难愁盼”
  20多年前,安徽省望江县籍女子方某某随父亲来徐州打工,在矿区与耿先生相识相恋。但二人的婚姻遭到方某某父亲强烈反对,可方某某坚持与耿先生在一起,导致父女关系恶化,致使其婚后一直未敢回老家办理户口迁移。2014年其户口被原籍公安机关注销,成了“黑户”的她,生活、工作极为不便。“这些年我无法办理医保、社保也就算了,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连坐车、进厂、进村都成了难题,真是困在家中寸步难行。”方某某边哭边说。
  这是今年8月大吴派出所民警史志远走访过程中遇到的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主动到大吴街道两妥社区找耿先生及其妻子方某某了解情况,虽然饱受没有户口的困扰,但夫妻俩因不善与人沟通,未与史志远多作交流。
  “不能让大活人没有户口而生活得没有尊严,不能让大活人没有户口而不受法律保护!”史志远带着朴素的想法,找到网格长李垒,一同再次上门了解情况。经过多次交流,耿先生夫妻俩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这件事的原委,并提出想找回方某某的户籍,办理身份证是他们“人生最大的愿望”。
  于是,大吴派出所和两妥社区迅速行动,成立“方某某望江县寻亲小组”,民警与社区携手联系望江县有关方面,经过多方努力沟通协调,方某某的新户口终于落地贾汪。
  这不仅解决了方某某找工作的燃眉之急,还补上了社会治理的漏洞。近日,方某某一家专程为民警和网格员送来上书“千里跋涉不辞苦,为民办事好警察”的锦旗,表达对政法干警千里跋涉、真心为民务实作风的感谢。  
    
  截至目前,通过“两帮两认同”走访活动,贾汪公安分局梳理无户籍人员82人,举一反三自我核查44人,已为56名无户籍人员成功在贾汪落了户,另有19名无户籍人员已准备好相关材料,近期将予以解决,切实解决群众“上户难”“出行难”的现实问题。
  “点亮微心愿”关心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11月20日16时,贾汪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的检察官带着精心准备的生日蛋糕、礼物等,来到只有6岁的小雨家中,为她过生日。  
    
  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中,检察官和小朋友们许愿、吹蜡烛、拆礼物、做游戏,小雨的两位哥哥拿着检察官阿姨送的新篮球开心地玩耍着,小雨戴着检察官阿姨新买的围巾,手里捧着生日礼物——保温杯,依偎检察官阿姨的怀中,露出甜甜的笑容。她扑闪着漂亮的眼睛问道:“姨姨,这是我第一次过生日。等我开学,我可以把这些贴画带给我的同学们看吗?”“可以,当然可以。”检察官开心地对小雨说。这可是她们今年走访涉案女童时挽救的又一个“花骨朵儿”。
  检察官因为案件第一次见到小雨时,这个小小的孩子低着头,两只手紧紧地攥在一起,身上的衣服明显不合身,无论如何都不愿开口……
  在依法快速办理案件、精准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同时,检察官走访了小雨居住地村委会和隔壁邻居。原来,小雨父母均有精神疾病,其母亲已回娘家生活,父亲常年在外流浪,小雨与两个哥哥由年过六旬的奶奶抚养,家庭唯一收入就是小雨父亲的精神残疾补贴,小雨大哥亦因精神缺陷无法正常入学。
  面对这样的小姑娘、这样的家庭,检察官们决定:“我们来做孩子的守护者!”
  检察官们经常来到小雨家中,为她带来生活用品和食品,起初小雨一直站在奶奶身后,不敢与检察官阿姨打招呼。检察官知道小雨要走出阴影,需要时间和科学的方式。于是,检察官为小雨联系了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多次为小雨提供心理救助。同时,多次至村委会沟通,为小雨一家解决了经济上的燃眉之急。
  办案检察官还将小雨的家庭情况移交本院控申部门,为其家庭申请了司法救助。当小雨奶奶接过检察长发放给她的7万元司法救助金后,抹着眼角的眼泪说:“感谢党,感谢检察机关,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关心我们、帮助我们!”
  在推进“两帮两认同”活动中,像贾汪区检察院一样帮助弱势群体的还有法官、民警、司法工作人员和众多网格长、网格员。
  贾汪法院将特殊群体儿童的心理健康作为服务群众的突破口,细心地为孩子们准备了沙盘游戏,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法官们发挥专业特长,积极疏导孩子心里的郁结,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为让孩子们感受到法律的庄严神圣,法官还带领孩子们来到少年审判庭的圆桌法庭,围坐在圆桌旁聆听法官介绍圆桌法庭设立的初衷和法袍、法槌、法徽的构成与含义。在法官的指导下,孩子们自主选取角色,换上小法袍、走入审判席、敲响法槌,现场互动,感受法治的力量。
  “当一颗颗美好的种子植入一个个的幼小心灵时,这些种子就会成为孩子努力向上的动力。”耿薇说,“我们将把‘两帮两认同’行动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近期又推出了‘点亮微心愿,网格员在身边’主题实践活动,让政法干警、网格员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引领社会向上向善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贾汪美好的明天贡献政法力量。”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