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沛县:构建“金苹果”护童平台,全面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能力!一起感受检察温度~
2021-11-09 15:47:00

 

   

   

   

  今年是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建35周年,也是新《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的施行之年,县检察院与多家单位共同建成“金苹果”护童工作平台,建立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办案区,大力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多起案件被评为全省典型案例,多项工作获评创新实例并被最高检未检专刊和检察日报专题刊载,实现未成年人司法质效全面提升。 

   

  一、集合力推线上将法治种子种入孩子心田 

  一是组建金苹果法治宣讲团,以高效互动模式提升普法质效。2021年以来,县检察院由王琦检察长率队,走进沛县初级中学、沛县第二中学、湖西中学等19所中小学讲授防范校园欺凌、网络诈骗、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各种主题的法治课,通过播放视频、编排情景剧、互动问答、有奖竞赛等多种方式高效互动。同时,县检察院3次开展针对未成年人的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沛县特殊教育学校、曙光小学、大屯中学的学生参观检察院,邀请全县9所学校的约800名师生参观沛县青少年法治关护基地,通过法治展板、电子抢答、VR体验等提高学生们的学法乐趣。金苹果护童宣讲团还深入社区精准普法,向街道网格员重点讲述新未保法中的政府保护内容,与县人民医院共同向汉源中学学生授课,讲述疫情防控工作中个人应有的法定义务和如何开展有效的自我防护。 

   

  二是建立县域普法宣传平台,推进“互联网+”智慧普法。县检察院于20215月创建了沛县金苹果护童平台微信公众号。该公众号与县妇联、民政、教育等八部门共建,设置法治讲堂、家庭教育、儿童救助三大板块,不断发布校园普法视频、自护教育知识、法律法规解析、法治案例等原创和转载内容。 

  三是创新建立tape匿名提问箱。创新在tape软件上开设沛县金苹果匿名提问箱,是“小秘密”信箱的线上形式。民众可以通过扫码线上匿名提问并收到定向回答,成为精准普法、收集监督线索的重要途径。 

  二、引入专业社工开展家庭教育和帮教工作 

   

  家长的监护职责缺失是产生问题孩子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家长监护职责问题,县检察院“金苹果”护童平台的一项重要工作即是对涉案罪错未成年人的家长开展亲职教育,为此,县检察院与县妇联共同制定《关于联合开展亲职教育的工作办法》,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徐州市华夏心理咨询中心签订《亲职教育项目实施合作协议》,共同创设春芽亲职教育基地,每周日均由“金苹果”护童团队人员协助徐州市华夏心理咨询中心的亲职教育团队开展亲职教育活动。办理的王某某一案被评为全省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优秀亲职教育案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入选全省十大案事例,被最高检未检专刊、检察日报专题刊载。 

  一年多以来,已举办家长讲座36次,对186个罪错家庭开展单独或集体辅导,挽救了4名有自杀倾向少年,促使83名未成年人返学等,为29名未成年人提供奖学金5.8万元。 

  三、集合力促合作,描绘未成年人成长“幸福蓝图” 

   

  一是宣传强制报告制度,加强未成年人入住旅馆监管。最高检、教育部、公安部等九部委于202057日会签了《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县检察院与县公安局会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入住旅馆监管的实施意见》,并且针对宾馆从业人员的强制报告义务,共同制作检警提示、规范接待未成年人承诺书放置到全县宾馆酒店前台,完善了宾馆从业者的强制报告义务。 

  二是把好入口关,做好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工作。为加强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源头预防,根据最高检、教育局、公安部《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与教育局、公安局共同针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工勤人员、校外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全面摸排,掌握人员底数,逐一查询,全面建立入职查询制度,切实把好教职员工、教育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 

  三是集结社会力量,多渠道综合救助困境儿童。仅今年以来,县检察院共对15名涉案未成年人被害人进行司法救助,发放救助款23.5元。同时,联合我县青年商会对涉案被害人进行帮扶救助,并由我县青年商会对有就业需要的未成年人被害人亲属提供就业机会。 

  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任重而道远,县检察院的“金苹果”护童平台,将充分发挥未检职能,推动加强和创新未成年人保护社会的治理,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形成合力,将保护未成年人工作走深走实。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