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努力打造一支让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的重大举措。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中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整顿各环节深度融合,着重在风险防控、节点管理、优化服务、数据整合四方面强化科技支撑,助推公平正义跑出“加速度”。
聚焦节点管理,助力审判监督更全面
徐州中院以信息化促进审判流程规范化、公开化、透明化,通过优化办案系统功能应用,全面加强重点案件、重要事项的节点管控,有效推动案件办理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完善。
升级减刑假释办案系统,完善“审前公示”“开庭审理”“邀请旁听”“文书上网”等模块功能,实现减刑、假释案件办理全程留痕,倒逼减刑假释案件办理更加规范有序。
针对特定案件的特殊审判流程,系统会在结案时强制校验鉴定、公告、审委会讨论等内容,确保重要节点管理不缺项漏项。
强化案款管理系统应用,改变原有费款账户“一对多”的模式,实现“一案一人一账号”全覆盖,进一步完善网上交退费功能。徐州法院诉讼费、执行款等涉案款物的监督管理更精细、更规范、更透明。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徐州两级法院共开通案款账户73861个。
聚心优化服务,助力诉讼服务更贴心
信息化建设作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发展的新动能,让诉讼服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了司法效率,减轻了人民群众诉累。徐州中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科技手段,打造出“全域诉服”工作机制,回应了人民群众对高效便捷、集约集成诉讼服务的司法需求。
构建“集约办”诉服机制,创新“全市域”“全事项”工作理念。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徐州两级法院实现了立案登记互联互通和本院内部立案事项多岗合一的工作模式,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便捷化诉讼服务。
健全“网上办”诉服体系。徐州法院诉讼服务网完善了开庭公告展示窗口、增设收结案统计板块,直观、生动地向全社会传播法院运行态势。该院强化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江苏微解纷等线上方式办理诉讼事项,真正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优化“自助办”诉服终端。徐州中院在诉讼服务大厅配置了立案终端、智能云柜等智慧设备,安排专人提供自助立案指导服务。2020年7月以来,徐州两级法院共受理网上立案4232件,完成跨域立案375件。
聚智数据整合,助力研判分析更精准
司法大数据中,蕴含着人民群众对司法的需求,并展现了审判运行态势。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为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提供更客观、精准、智能的参考依据,避免因为人的认知局限造成证据认定的偏差。为将不断变化的数据转换为规范、可利用的信息资源,徐州中院对存量和增量数据进行汇集和清洗,整合徐州全市法院诉讼服务、多元解纷、法官进网格等分布在各项业务系统中的数据,通过诉讼服务指导平台进行集中展示和量化评估,实现数据汇聚共享,推动以数据为流动要素的各类业务跨层级联动办理、跨区域远程办理、跨部门协同办理。
徐州中院建成了江苏省首家诉讼服务(网格)指导中心,“上连”徐州市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平台,“下接”徐州全市11家基层法院诉讼服务指导中心,实现徐州全市法院诉讼服务工作的集约管理、精准指导和有效监督。
为助力依托“法官进网格”长效机制收集民意,让“开门搞教育整顿”落到实处,徐州中院自主研发上线配套“云融”系统,通过“云融”数据平台智能化分析、可视化展现“法官进网格”推进情况。
2021年以来,徐州全市989名网格法官通过“云融”手机APP办理各类“进网入格”事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391次,协同化解纠纷5014件,开展以案释法、法制讲座等普法宣传20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