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3日 星期三
跟学手记丨小档案 大学问
2021-01-27 14:13:00  来源: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档案是历史的镜子,是历史的真实记录。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人民法院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法院档案工作是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刚入职的青年干警,很荣幸,在工作之初,就接触了档案工作。一段时间以来,我感触最深的是,档案工作负责人工作带头、干事带劲,展现出档案工作“和谐、规范、便捷、高效”工作作风,架起了法院服务群众和联系群众的桥梁。

所见

在接到徐州中院报到通知的那一刻,与法同行的职业梦想得以启程。然而,到了单位,院里即安排我到档案室实习,我感觉十分忐忑。一方面,印象中的档案室是一个清闲、枯燥、边缘的部门,整天都面对成堆的案卷。另一方面,由于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档案工作,所以对自己能否胜任也存在一定的不自信,“害怕”因为自己能力的不足而影响工作。

 

第一次进入市中院档案室,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长长的、堆满了案卷的柜台。一个“工地式”穿着,带着口罩和手套,脖子上还贴着膏药,不断翻着案卷的工作人员站在那里,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档案室的“管家”——胡继东老师。

看到我们进来了,胡继东老师连忙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热情地为我们介绍起档案室的情况,并对我们进行了简单的岗位分工,然后就又“回归”到了门口柜台的案卷工作中,整理、归类、入库,动作娴熟。

 

随着在档案室工作的深入,我越发地感觉自己当初的肤浅。审结案卷的分类归档就是胡老师的日常,看到胡老师耐心仔细地忙碌于门口柜台的案卷,他的“身影”也愈发高大起来,那脖子上的膏药,就像一块显赫的“军功章”,璀璨夺目。胡老师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悄悄地影响着我,让我摆脱“抗拒”,全身心得投入到整理卷宗的工作中。

 

所学

 

没有清闲的部门,只有躲懒的人。为了更好的服务审判、服务当事人,胡老师用实际行动在践行。

 

有一次,一位律师需要阅卷,他咨询一审法院之后,得知案卷在市中院。于是一大早就坐高铁从南京赶过来。胡老师接待之后,在系统中经过查询却查无此卷。看着律师失望的表情,胡老师安慰道:“律师同志,你先回去,我一定给你找到这个案卷在哪里,你等我电话!”

 

随后,胡老师与这家基层法院档案室联系,了解案卷的具体情况。得知是中院调卷之后,又通过相关信息的查询,才知道虽然案件审结,但因二审法官的需要,暂未进入案卷归档环节,因此案卷应该在二审法官的手里。在与二审法官确认案卷可以借调的具体时间后,他第一时间电话告知了那位律师。这样追根究底、负责的办事态度发生在每一次接待和每一通电话中,胡老师热情主动告知当事人“问题已经解决”的背后,是他细致、坚持的付出。

在忙碌的工作中,胡老师还不忘关心我们实习生的工作情况,给予我们最大的帮助和鼓励。记得一次胡老师看到我们整理出来的成堆档案时说道“你们整理了这些档案,为现在的档案室解决问题,提升了档案室的工作效率,功在当今。另一方面,这些档案中老案卷比较多,是一些珍贵的文献资料,较近的案卷可能也存在一些借调的需要,你们的付出为以后的工作夯实了基础,利在长远啊!”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胡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这也将更好地帮助我们适应以后的工作。

所悟

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同志,非常珍惜有这样一段档案室的工作经历,胡老师身上体现出来的不仅是档案人的精神,也是徐州法院人的精神,严谨、细致和坚持。严谨要求档案工作要一丝不苟,按照每一个案卷应该在的类型和位置去分类归档。细致则要求档案工作不能出错,哪怕是一丁点的错误都不能发生,每一份案卷都应该在他应在的位置,否则就会成为案卷的调取和核查设置障碍,影响法院的工作效率。坚持体现的是一种品质,是脚踏实地,是真抓实干,是认真负责。胡老师经常对我们说,“档案是有生命的,尊重档案就是尊重历史,善待档案就是善待当事人。档案工作是基础性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这句话在胡老师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胡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档案人的职业精神,推动档案室工作不断发展。我也要将严谨、细致和坚持融入到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强化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同时,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摆正心态,服从领导的安排,脚踏实地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奋斗,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