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38岁,进入法院工作13年,现为贾汪法院第一执行团队负责人。这期间,法律在不断修改完善,执行机制也在改革创新,不变的是,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有这份热爱加持,我相信再大的困难,都能想办法克服。”
在执行战场,执行法官给人印象总是在奔波,不是去找人查物,就是去扣押腾房,还要不时面对突发事件。雷厉风行、胆识过人、霸气侧漏、气场两米八……这些都是执行法官的典型特点。
而王雷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执行法官。他身材魁梧、器宇轩昂、比较费布料;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比较费面霜;行思坐想、笔耕不辍、比较费头发。2015年他被评为全市法院集中执行常态化工作执行能手;2016年至2018年,多次被评为院优秀法官、优秀工作者;2018年被评为区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被评为全市涉民生案件“百日攻坚”先进个人和院办案标兵。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但是实现起来并不简单。在执行中祭出“洪荒之力”不过是标配,“执行虐我千百遍、我待执行如初恋”,这才是高配。
真正的执行勇士
在强制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暴力抗法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候甚至是一场血淋淋、生与死的较量。王雷就遇到过一次。
王某申请执行李某分期付款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在执行过程中,李某经传唤拒不到庭且拒不履行判决,王雷法官接到申请人的举报电话后,带领实施组人员快速出击,在李某家里将其控制,王某叫嚣“我就是不去”。在释明法律、强行将其带离时,李某突然进行反抗,死命咬住王雷法官的手,手上立刻流出了汩汩鲜血,但是他并没有松开制住李某的手,硬是忍着剧痛将李某押上警车。到法院后对王某进行了说服教育,并告知其行为的严重性,依法对其处以拘留和罚款的处罚。后来,王某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履行了债务,书写了检讨书,缴纳了罚款。王雷法官一直到将李某案件处理完毕,送到看守所后,才去医院治疗。
执行干警在执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当事人的恐吓和反抗,在执行徐某买卖合同一案中,申请人反映被执行人人品极差,是当地派出所的常客。在上门拘传的时候,被执行人态度蛮横无理,手里拿着菜刀喊着:“信不信我砍死你们”。看到这种情况,王雷法官没有立即采取行动,而是通过和被执行人谈话稳住他,给其他执行干警使个眼色,假装向门外走去。在被执行人放松警惕把刀放下的时候,执行法官的一声令下,大家一拥而上,将徐某控制住,顺利将其拘传。
甘做“急先锋”
干执行的人,身上都有股劲儿。这股劲是什么,王雷法官说了一件他曾参与的案件。
薛某申请执行高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系多年积案,一直未执行到位,造成申请人多次到中院及相关部门信访。王雷了解本案情况后,一方面积极对被执行人名下财产进行查控,另一方面到被执行人曾经居住地进行走访,但是被执行人已外出打工多年,早就不知下落,本案暂时陷入了僵局。为了能够维护本案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王雷并没有放弃。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淘宝收货地址映入眼帘。为了不惊动被执行人,王雷连续3天在下班后到现场进行调查,希望进一步确认被执行人的住址,经过蹲守均未见到被执行人出入,于是在第四天决定直接进入该房屋进行搜查。
当天,经过缜密的部署,王雷和其他执行人员早早的来到市内某小区,8点,王雷同志按响了门铃。经过短暂的沉默,门开了,让人失望的是房子里并不是被执行人,而是素不相识的租客。这时候王雷在办案中钻牛角尖的拗劲上来了,经过询问,该租户提供了房主的电话,房主说她并不认识被执行人,但这个房子是她从一个熟人那里买的,之前的房主可能会知道一些线索。经过一番周折联系上了原房主刘某,刘某说被执行人的确以前在他这租房子,但是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不过他们是通过某小区的房屋中介租的房子,中介可能能提供他们的下落。
王雷法官立刻驱车前往该小区找到了刘某所说的中介,但其已经下班。此时已经9点多了,王雷法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中介工作人员的电话,电话通了,接着翻阅租房合同档案,确定租房地址一气呵成,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便立即进行分工部署,王雷法官身着便服打前哨,其余人员逐步到位。
巧合的是,就在王雷法官走到单元门口的时候,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眼前。为了能将这个骨头案啃下来,王雷法官早就将被执行人及相关人员的长相烂熟于心,恰巧被执行人的丈夫李某下楼扔垃圾被碰个正着。王雷法官抑制住内心的喜悦,面不改色,偷偷的拨通了电话,跟着李某就上了电梯……最终,终于摸着这一条来之不易的线索将被执行人拘传到法院,此时已经深夜了。为了趁热打铁,顾不上休息连夜对被执行人进行询问、教育,最终被执行人终于被王雷法官的苦口婆心所打动,及时将案件履行完毕。
申请执行人薛某拉着王雷法官的手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从而也就有了发给院长的那一条表扬的短信。执行工作,说简单也简单,说难难于上青天,对于执行法官来说每一条查控信息,每一个举报电话都是案件执行的关键信息,有时候既要有敏锐的思维,也要有绝不放弃一查到底的勇气,才能让每一条执行线索发挥到真正的作用。
铮铮铁汉与侠骨柔情
一起故意伤害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申请人为两位未成年儿童,他们的父亲被被执行人施某故意伤害致死,施某及其父亲在民事诉讼中均作为被告承担责任。出事后,孩子的母亲改嫁了,二位年幼的孩子由其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在执行过程中多次到被执行人家里查找被执行人,被执行人均在外地打工,至今下落不明,且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
屋漏偏锋连雨天,年迈的爷爷患上了骨癌、肺癌,在贾汪人民医院住院,老奶奶每天医院家里两头跑,昂贵的医疗费也给本已拮据的家庭造成巨大的压力。王雷同志看在眼里,主动掏出500元交给他们表示自己的一片心意。虽然案件尚在执行过程中,但只要是真心为当事人着想,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小事,都是有意义的。
在执行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接到案外人举报被执行人将乘坐晚上九点四十的火车前往苏州。王雷法官作为承办人接到举报线索后立即与铁路法院的同志联系,并请求火车站值班工作人员及乘警予以协助,在火车到站前就赶到火车站布控。经过一番紧张的查找后将被执行人带下火车,同时被执行人还带着其上幼儿园的孩子。此时正值寒冬腊月,火车站台上寒风刺骨,王雷怕孩子冻感冒,便将自己的制服脱下来盖到孩子身上,自己只穿了一件衬衫,盖在孩子身上的衣服上那颗红灿灿的法徽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我是一名普通的执行工作者,我的辛勤努力换来的是农民工的血汗钱、企业的救命钱,换来的是法律的权威、社会的和谐,是老百姓心里的公平正义。”这是他朴素而又伟大的想法、低调而又神圣的人生坐标。
因为信念高挂,因为志在远方,执行法官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正义是最厉害的武器,黑暗从来不会战胜光明,正义永远不会缺席,作为一名执行法官,用脚步丈量司法的温度,用汗水践行为民的承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我们必将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