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徐州贾汪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的要求,坚持党建引领,推进资源下沉,引导多元共治,着力推动“为民服务体现善治、公共服务宣导法治、志愿服务彰显德治、评议服务开展自治”新路径,构建“法治为纲、德治为魂、服务为本、自治为基”的“四位一体”基层社会治理新体系,有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网格+法治”,提升依法治理水平
为顺应新时代基层治理服务的新形势、新要求,贾汪区委政法委将网格员情况清、人脸熟的本土优势与社区民警懂法律、讲政策的专业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实施“百警入格”激发网格活力。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为基础,深化“网格+警格”社会治理模式,在全区711个网格的基础上,又科学划分137个警格,形成村居、派出所“双重管理”,村居、派出所、保安联勤联防队伍“三方联动”,村居干部、网格员、村居民辅警、保安“四位一体”的网格化运行机制,要求村居民警常态化参加网格例会、培训会,与网格员一起分析总结工作得失,推进网格事务,形成了统一指挥、协调顺畅、务实高效的工作格局。同时,还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基层治理工作中,推进“10户联防”,工作效率,目前,全区共建立了100个群防群治点位,建强“社区民警+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群防群治队伍,打造更多的平安网格。
为了充分实现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推动辖区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多元化解纠纷触角不断向网格前端延伸,贾汪区委政法委还积极构建实施了“法庭进网格”社会治理新模式,根据网格点数量,组织法院法官包挂下沉到网格点为“网格法官”,要求每月深入网格实地走访一次,定期对网格员开展法律业务知识培训,定期组织人民调解员进网格开展法律咨询、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等法治服务活动。针对此项工作,贾汪区人民法院还出台了《关于开展“法官进网格”活动的实施方案》,在各镇(街道)司法所设立“审务工作站”,各站特聘1名特邀网格员入站参与旁听人民法庭审理的本网格内的矛盾纠纷案件,辅助“网格+法庭”日常互助工作的开展,打造无讼网格。
“网格+德治”,绽放崇德善治风尚活力
为进一步倡树好家风,营造争创“家庭美德”的良好社会氛围,贾汪区委政法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利用美德善行榜、乡亲微信群等宣传阵地,在网格内开展赛家风活动,动员和组织每个家庭立家规、传家训、赛家风,张榜公布,大力宣传最美党员家庭、最美儿媳、最美志愿者、见义勇为等典型,形成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德治阵地。同时,还定期在网格内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开展“三好两户”评选活动,即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守法道德模范户”、“十星文明户”,以正面典型推动家风、民风、村风进一步提升。建立健全网格“乡贤”机制,成立“网格乡贤工作室”制定乡贤章程和制度,利用文化礼堂开设德法讲堂,讲述身边勤劳节俭、尊老爱幼等事迹,展现新乡村新风貌。发挥乡贤协会、红白理事会、大佬执理事会的作用,加强对婚丧嫁娶等习俗的引导,严刹浪费风、攀比风、奢侈风等不正之风,达到育人育己两手抓效果。
“网格十服务”,民生服务更接地气
近年来,贾汪区委政法委注重整合资源,拓宽参与渠道,确立党组织、社团组织、网格员队伍、志愿者服务队的“四位一体”架构,扭转社会治理中政府唱“独角戏”的局面。推行“网格”服务模式,开展“巡格”服务,要求网格员每周全面走访网格不少于2次,到群众家门口开展问需服务,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开展代办服务,制作“便民联系卡”,将村居“两委”成员、网格员的联系方式标在上面,送到每户居民家中;开展志愿服务,组织各类志愿者,开展助残、帮困、扶危、敬老等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了网格服务能力,丰富了网格服务内容。推行“入户”服务模式,推广网格“十必联”工作法,每个网格党员包挂10户居民,谁家有喜事、丧事、难事、急事、病事,谁家有矛盾纠纷、信访、当兵入伍、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网格党员均上门走访,了解需求,主动服务,并把走访信息登记留存,把工作做到群众身边;以网格为单位创设了“周末课堂”、“敲门大姐”等特色服务团队开展服务活动;积极开展假日服务、即时服务、预约服务等精准服务活动,扎实推行党建工作联做、社区资源联享、精神文明联创、服务难题联解、公益事业联办、和谐社区联建的社区治理模式。推行“议事”服务模式,建立了“网格议事会”,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坚持党建统领、“三治融合”,指导基层村居(社区)成立“两会一长一顾问”(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网格长、法律顾问)”组成的“网格民主议事会”;每天巡查网格,每周召开一次例会,讨论集中上报的群众问题,出台解决方案,形成书面答复材料,切实做到为百姓解难题。
“网格+自治”,“微自治”能力不断提升
一直以来,贾汪区委政法委坚持实施“网格+自治”工作模式,把支部、网格和居民自治结合起来,建立“一事一议”民主议事体系,提升网格自治水平,实现为民服务的零距离。利用“一事一议”民主议事体系,将村居(社区)党群议事会向网格延伸,环境保护、救灾救济、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事项坚持在网格内进行民主协商,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使他们真正成为村居(社区)事务的主人。建立管事体系,为自治加合力。网格长、网格员组织村居(社区)民代表签订遵守村(社区)民公约承诺书,强化居民“我制定、我承诺、我执行”的自我约束意识,实行群众的事群众管、网格的事有人管,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建立监督体系,为自治增潜力。推进“四民主四公开一直评”监督,完善“线下”监督体系,村务财务坚持每季度在网格内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矛盾纠纷、信访问题,通过乡贤、周围群众上门劝导、说事论理、集体表决等方式,坚持在网格内解决;党员评定、网格长网格员测评、村民褒奖等事项,坚持在网格内评议,处处体现出微网格“像绣花一样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