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徐州市泉山区探索实施“五联五共”“网格+警格”工作机制,推进警务力量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基层警务工作与网格化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让警力向网格流动、要素向网格集中、服务在网格进行、问题在网格解决,全力构建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的网格警务新模式,满足群众对社会治安稳定的更高要求。
双网融合实现精准高效
按照“网格+警格”人员联动资源共享、信息联采数据共用、矛盾联排纠纷共解、风险联判隐患共治、全员联合平安共建的“五联五共”“网格+警格”工作机制,泉山区全面推动民警下沉网格常态化、网格治理多元化、服务管理精细化,构建以网格化社会治理为载体的平安稳定联动共治体系,实现人员在网格内联动、隐患在网格内联排、问题在网格内联治、服务在网格内联动。
9月22日上午,泰山派出所民警杨怀武来到网格进行人员信息核对,协助他工作的还有风华园社区第六网格网格员段云海。工作中,杨怀武发现辖区内有危化品乱放,存在安全隐患和治安隐患。他及时召集网格内的信息员、协管员研究对策,通过分片包干、不间断巡查、上门宣传提醒等方式,不久便将隐患彻底排除。为了进一步加强辖区内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网格员段云海和民警杨怀武主要检查了各企业出入进出的登记台账,核对是否按照规定进行登记,是否落实好危化品安全监管各项措施。杨怀武负责的社区居民有8000多人,划分为8个网格。面对面广量大的社区工作,正因为有了“网格+警格”,杨怀武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
网格力量和警务力量在泰山派出所的融合联动,只是整个泉山大力推进公安警务力量融入网格化的一个缩影。如今在泉山区各街道,人人都是“双网融合”的受益者。
按照“定格、定人、定责、定序”标准,泉山区将社区民警、巡防辅警等纳入网格,社区民警、公安辅警兼任网格协管员,全面充实网格管理力量。目前,全区所有民警、辅警已经入网任职。通过网格、平台、人员、职责的无缝对接、融合联动,有效推动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源头治理。
信息联通实现数据共享
9月21日中午,翟山街道铜文社区第三网格的网格员郑然匆匆吃过午饭后,赶往她所在的辖区进行日常巡查,“我是网格员,感觉身上的责任很重,必须认真对待。”郑然说,只要发现问题,她肯定会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就立即通过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智能平台上报。
泉山区将警格融入社会治理大网格内,以警网融合工作站为基础阵地,以“2+2+N ”为最小作战单元,明确网格信息联络员对接派出所,达到一方报送数据,解决数据共享、实时流转和业务支撑等问题,实现了公安专网与网格化管理平台信息互通互换互融、数据共建共享共用。
就在郑然日常巡查时,社区民警王贞达也没闲着,趁着中午时分在家的居民多,他和网格员正在入户走访。社区民警王贞达说,大家融合在一起工作,体现的就是网格、警格并行,共同解决问题,改变以往各自为战的工作模式,帮助基层更加高效地处置各类社会治理难题。“一旦发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在网格内解决。”
泉山区细化源头发现、采集建档、分流交办、结果反馈等环节流程,通过智能分派指令、精准推送信息,实现业务实时共享、指令高效交办、工作落实反馈的闭环式管理。
凝聚合力实现平安稳定
泉山区“网格+警格”联动融合工作模式,汇聚了多方力量,做到了精准化管理、细致化服务,及时感知社会风险、有效处置矛盾纠纷、积极响应群众诉求,真正实现了1+1>2。截止目前,“网格+警格”会同有关部门处理二、三级事件1088余件。
为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内出租房的安全管理,摸清本社区出租房屋存在的安全隐患情况,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永安街道西村社区第三网格网格员王丹、第四网格网格员网格员王晓琨和辖区民警金晓婕入网格开展辖区内出租房安全隐患大排查行动。网格员将发现的出租房消防安全隐患进行事件录入及上报,民警在现场进行指导与督促,合力完成辖区出租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双网融合后,网格员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非警务类警情在他们手上“消化”了很多。“家长里短、邻里矛盾,居民更容易将这些直接向他们反映。”金晓婕坦言,有了网格员的帮助,很多非警务类的事件能在短暂的时间得到解决,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
从“各自为战”到 “联动共治”,从“粗放管理”到“双网融合”,形成了网格与警格的“无缝接轨”,有效地激活了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为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泉山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