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要想在业务上突破,必须以党建为抓手和施力点,通过提升检察队伍综合素质,激发内生动力,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双提升。”2017年3月,在党建工作推进会上,徐州市泉山区检察院艾新平检察长强调。三年来,泉山检察院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以打造党建工作示范点为抓手,创新党建品牌,激活了干警干事创业的热情,有力推动了新时代检察工作发展,该院连续两年被评为徐州市先进检察院,2019年被评为徐州市党建示范点。
“多元化平台”思想武装
引领素能提升
“夏艺芳你多少分啊,我现在已经超过2万分了!”一大早,第三支部微信群又开始了学习强国分数晾晒。“这个我就比你少十几分,但是检答网上你回答的问题没我多吧!”夏艺芳毫不示弱。
“随着法治进程的推进,群众对法治公平正义的追求内涵不断丰富,不仅要求实体程序正义,还要求提高办案效率。干警要切实担起责任,着眼于群众满意,着力压降案件比……”同日下午,四楼会议室举行了“泉检学堂”小课堂,由第六检察部干警讲授《如何压降案件比》,开场白,主讲人便把将“党建红”融入到业务学习之中。
泉山区检察院始终把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采取集中封闭学、专题深入系统学、研讨交流学、支部跟进学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利用“学习强国”、检察内网学习专栏、泉山检察智慧党建等多元化平台,实现哪里有信号哪里就可以学,帮助干警克服工学矛盾,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强化干警党性修养、思想滋养、精神培养,纯正灵魂底色。同时利用“泉检学堂”“东坡书院”“一得讲堂”“检答网”等教育培训平台强化业务学习,使干警综合素能全面提升。
“先锋模范”效应
激活队伍内生动力
泉山检察院办公大楼入口张贴着六名年度“泉检之星”的事迹,第一检察部刘世香赫然在列,湛蓝的检察制服上别着鲜红的党徽和检徽,脸庞稚嫩的她,却是个办案“老手”。
2019年5月内设机构改革后,刘世香从原来的侦监科调入检察一部,开始承办公诉案件,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她先后办理扫黑办挂牌督办的韩某某等十余人恶势力犯罪集团套路贷系列案以及公安部督办的全能神系列邪教案等系列重大、疑难、有影响的刑事案件。因为成绩突出,上个月她被提拔为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她说自己的快速成长得益于院里比学赶超的氛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三年来,泉山区检察院建立规范化党员活动室,充分利用党建文化墙,实现党旗、入党誓词、党员的权力与义务、支部的职责分工、党内有关制度等党建要素上墙,四个支部开展“亮身份、晒业绩、作表率”等特色活动,并让活动剪影上墙,通过评选优秀共产党员,让干警学习有标杆、有榜样。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催化了业务工作中的技能比拼,该院依据“立场坚定觉悟高、创先争优实绩好、服务群众意识强、弘扬正气品行端、遵纪守法自律严”的标准,每季度评选出泉检之星,通过发挥典型模范引领作用,全院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激活了整个检察队伍的内生动力,一批优秀的人才快速成长起来,脱颖而出。
“党建+业务”同频共振
激发创新发展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检察官,当我穿上蓝色的检察制服,便扛起了肩头上那一份责任。我深知我要对每一个案件负责,要对社会的公共利益负责……”5月初,泉山区检察院举行“人人争做动车组,我为争创添动力”青年干警演讲比赛,第五检察部张明星讲述着自己作为“泉心泉益”工作室的一员,如何在工作中践行一名共产党员初心的故事。
“泉心泉益”工作室是泉山检察院打造的公益诉讼特色品牌,该工作室共7名成员,5名党员。三年来,工作室先后开展生态环境领域专项监督,建立了“公益诉讼云龙湖风景区保护基地”,构筑“检察长+河湖长”生态防线,守护“青山、绿水、蓝天”;开展食药品安全领域专项监督,推动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辖区内网络餐饮外卖平台、幼儿园食堂、学校周边餐饮企业食品安全大检查;在淮海烈士纪念塔成立了英烈保护基地,持续推进英烈保护工作。2018年来,共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0余份,积极履行公益诉讼职能。
三年来,泉山检察院积极探索精准抓党建、带队建、促业务的思路和办法,深化“党建+业务”同频共振,把党建业务“两张皮”融为“一盘棋”,把支部建在检察业务中,促使各业务科室找准党建与检察业务的“燃烧点”,主动服务大局,立足司法办案,在实践中践行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各科室业务工作亮点纷呈,像“泉心泉益”这样的特色品牌还有6个,通过品牌创建,推动检察工作提档升级,为泉山检察创新创优高质量跨越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