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贾汪区以村(社区)网格为单元,以“微信群聊”为载体,在网格中推行“一格一群”微治理。即:一个网格公布一个微信群二维码,网格长和网格员作为“群主”,所在网格的“三官一律”为协管员,网格居民通过扫描二维码实名入群,通过群聊的方式,在群中宣传防疫知识,普及法律法规,第一时间知晓社情民意,第一时间答疑解惑,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真正做到网格内的事群里议、格内办,有效打通了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一格一群”,深入网格的党建力量
把“十必联”群众工作法延伸到网格群,激励党员干部当好全面复工的指导员、疫情防控的网格员、复工复产的服务员,做到党员干部走在前,联系服务全覆盖。网格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长在群中收集外出务工人员意愿,主动与用工单位对接用工事宜,网可靠群众“足不出群”即可达成就业意向,确保外出务工人员“点对点”出行,减少盲目流动,避免交叉感染;对网格群众进行复工宣传和安全指导,摸排登记复工人员,挨家挨户发放消毒液,跟踪了解复工人员健康状况。和网格附近企业对接,把企业管理人员拉近网格群,以群为单位建立复工人员健康档案,村民的姓名、工作单位、每天出入的时间、体温记录等一目了然,共同筑起严密的管控网;在网格群中梳理网格内农村超市、杂货店、熟食店经营现状,每天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指导做好日常消杀和保洁,引导超市优化商品结构,确保居民生活必需品不脱销、不断供,平价消费。
“一格一群”,设在网格的道德讲堂
网格长、网格员每天在群里定期开展开展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贾汪区“14610”行动计划、生活安全小提醒等宣传,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持续唱响党的声音。各网格群定期在群中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唱一首红歌、赞一赞先进、讲一个故事、诵一篇经典、看一部短片、作一番承诺和送一份祝愿,重点讲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引导大家学习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宣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营造重道德、守情操、讲文明、树新风的浓厚氛围。马庄村网格员在群内宣传防疫知识,号召大家疫情防控期间减少聚餐、规范就餐,得到了网格村民的一致认可。网格长根据网格村民建议,为每户家庭配备公筷、公勺,教育引导全体村民文明用餐、规范用餐。
“一格一群”,建在网格的法治阵地
推动“三官一律”进格进群,将法治带到网格群众身边。全区178名网格警官把“梳网清格”工作延伸到网格群,每天在网格群上一堂“反诈小课”,播放分局制作的反诈微视频和动漫。同时根据网格群内掌握情报,锁定诈骗警情高发网格,由社区民警联合网格员进网格集中开展反诈宣传。江庄派出所社区民警在网格开展反诈宣传时,得知村民李某在网上花8.9万元购买口罩未发货。民警迅速上报,分局抽调精干警力两小时锁定嫌疑人, 8小时将其抓获。全区123名网格法官、检察官积极在群中以案说法,结合贾汪区扫黑除恶典型案例,以法析理,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学法、守法意识,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全区100余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发挥“一村一法律顾问”优势,利用网格微信群,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规,增强群众依法防控疫情的意识,回答群众的各类法律咨询,线下服务改为线上服务,让更多网格群众成为“法律明白人”。
“一格一群”,扎根网格的自治平台
大泉街道泉西村借助网格微信群,凝聚网格员、“三官一律”、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方面资源和力量,成立网格议事会,着力探索线上线下结合,“两会一站一长一顾问”乡村自治新模式。网格群众把矛盾纠纷、生活困难、公共安全隐患等问题,通过上传短视频、照片、文字,语音聊天等方式向群主反映,及时在网格群发布,网格长核实信息并协调处置化解。如果网格中心处置难度较大,则上报村网格议事会汇总,议事会在村两委领导下,每周至少召开一次自治议事会,对一周内汇总问题梳理研究,出台解决方案,为群众解决问题。议事、处置过程同步上报网格化智能应用平台。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线上线下同步协商,组织社团合力解决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