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新吴区作为无锡市文化产业高地,聚集了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文化科技融合等多元业态。新吴区司法局立足文化产业特性,以“全周期服务、多元化治理、精准化赋能、长效化驱动”四维模式,为文化企业提供靶向法治保障。
一是全周期法治护航,筑牢文化创意“法治护城河”。充分发挥法治保障职能,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区、文体旅游局等部门联合开展“法润文创”专项行动。今年以来,以“引航法雨春风助力企业发展”为主题,先后组织3场文创企业法治座谈会,邀请30余家重点企业代表共商发展。针对影视合同漏洞、游戏IP权属不清等12类高频法律风险,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队开展“法治体检”,为世纪宏柏、天工映画等32家文化企业出具个性化法律风险诊断报告。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在数字电影产业园等文创集聚区设立“法治驿站”,配备智能法律咨询终端,提供“7×24小时”不打烊服务。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法治文创市集”等普法活动8场,发放《文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指南》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线上解答法律咨询400余人次,咨询量同比增长15%。
二是多元化纠纷化解,构建文化产业“解纷生态圈”。积极履行矛盾纠纷化解职能,建立“一核三带”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机制。在太湖湾科创城设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中心,联动仲裁机构、人民法院构建“调解-仲裁-司法确认”全链条解纷模式。今年以来,成功调解文创领域著作权纠纷17件,平均处理时长控制在48小时以内。深化“法律进园区”活动,联合无锡软件园管委会开展“法治助企”专项行动,针对直播行业新型纠纷,会同网红经济协会建立“诚信红黑榜”制度,发布典型案例4个,高效化解MCN机构艺人合同纠纷2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
三是精准化赋能升级,释放文化企业“创新生产力”。立足法律服务职能,编制发布《文化科技企业数据合规指引》等6类实务手册,覆盖AI创作、数字藏品等新兴领域,为园区文创企业提供优质便捷法律服务。在华莱坞影视产业园设立“法律明白人”工作站,培养既懂文创又懂法律的“法治哨兵”26名,及时提供法治宣传和法律帮扶。某游戏公司通过培训及时发现外包团队源代码侵权风险,避免经济损失300万元。强化法治宣传实效,开展“以案释法”专题活动5场。针对元宇宙内容创作中的法律盲区,组织专业律师制作普法短视频12期,通过“小苗说法”直播间推送,累计播放量超2万次。
四是长效化生态培育,打造文化法治“协同共生体”。整合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等资源,打造“法治×文创”品牌沙龙。建立律所与企业“一对一”结对机制,推动12家律师事务所与127家文创企业常态化对接,今年以来举办合同审查、知识产权保护等专题培训9场,参与企业代表达500余人次。聚焦青年文创群体法治需求,联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创新推出“法治训练营”,采用“线上微课+线下工作坊”模式,为60余名青年创作者提供版权登记、合同签订等实务指导,帮助自由职业者规避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