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心听”解心结 奏出检察听证最美“和”音
2025-08-27 10:06:00 作者:范昕羽

“八音涧前听民声,检察听证奏和音。”无锡,江南文脉之地,寄畅园中“八音涧”流水淙淙,自古便蕴含着倾听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无锡市检察机关植根于这片尚“听”的沃土,精心打造“锡心听”检察听证文化品牌,将传统“八音”的多元和谐理念融入现代检察实践,寓意着检察听证的主体多元性与听证方式的多样性。“锡心听”,既蕴含“悉心听”之意,即检察官秉持“初心”,听证员秉持“真心”,耐心倾听群众诉求;又寓意“听锡心”之旨,即检察官以“公心”为基讲透法理,听证员以“明心”为鉴厘清情理。无锡检察以“司法公正”为经,以“八音传承”为纬,在听证过程中既实现“法结”的依法化解,更追求“心结”的情理疏导,最终在个案公正与社会和谐层面产生深远的法治共鸣。

八音汇流,听音于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无锡市检察机关以“开放包容”为基,广开言路善“听音”。创新构建“检+N”听证员选任入库机制,吸纳了人大代表、律师、基层工作者等160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进入听证员库,累计实现6422人次出席检察听证会。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全面推行六大类听证方式,简易案件简易听、同类案件集中听、特殊案件上门听、跨区域案件协作听、重大案件直播听、异地案件云听证。421场院领导主持的疑难复杂案件听证会,如条条溪流般汇入检察听证的浩荡江河,让不同群体的心声,皆能找到奔涌的出口。无锡市检察机关八音和鸣、久久为功,相关工作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60余次,品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数字赋能,清音致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锡市检察机关以“专业规范”为本,精益求精促“辨音”。聚焦听证的数字化,大力推进听证室信息化升级,无感扩声系统让每一句陈述清晰可闻,多媒体示证系统令每一份证据纤毫毕现,共同织就一张“可记录、可回溯、可监督”的透明之网;着眼制度的规范化,编撰详实可行的《检察听证工作指引》与《操作手册》,为检察官办案与听证员履职铺设清晰的路径,确保每一次评议都精准聚焦,每一次程序都严谨周密。专业与规范,赋予检察听证以强大动能,依托多方陈述明辨曲直,使2769件案件在检察听证中化解矛盾、达成共识,278件群众关切的公益保护问题得以顺利解决,让每一场检察听证会,都成为动听的法治协奏曲,在公正透明的氛围中漾起悠长回响。

法润民心,和音定分

“涧纳八音,音和民安”,无锡市检察机关以“社会和谐”为旨,定分止争奏“和音”。聚焦矛盾实质性化解,78次“上门听证”将听证会搬到百姓“家门口”,让司法温度可感可触。聚焦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完善“检察听证+检察建议”联动机制,围绕公益保护、营商环境优化等核心关切,精心组织检察听证280余件,推动治理向源头和系统深化。精研细琢典型案例,运用“三维打磨法”,孕育出假冒“阳山”地理标志案、基本农田种植草皮公益诉讼案等一批蕴含法理情、具有标杆意义的“和音”样本。其中3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20余件听证案件获评省级以上典型案例,相关做法被最高检推广3次,“锡心听”检察听证品牌被评为“善治无锡”市域社会治理创新案例,获法治无锡建设惠民实事工程项目一等奖,成为促进和谐的法治最强音。

碧波听法韵,和音永流传。无锡“锡心听”检察听证文化品牌,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实效,以听证为弦,谱写着一曲八音和谐的壮丽乐章;以民心为笔,书写着一张法治惠民的检察答卷。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