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法律援助中心立足援老助老工作职能,围绕老年人法律服务需求,强化宣传引导、简化服务流程、优化服务质效,持续推动法援服务“适老化”,进一步提升老年群众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全方位宣传引导,实现“暖心式”助老。推动涉老法律援助服务“四进四送”,指派中心律师轮值党群工作站、老年活动室,一对一为老年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由“求援”转为“送援”。丰富法律援助宣传活动,打造“普法+文艺”模式,将社会救助、给付赡养等涉老援助要素融入文艺汇演、地方戏曲,并定期开展“法援惠老”专项宣讲,营造爱老法治氛围。同时,联合老干部大学成立“金盾护银发”法律援老团,并组建法律援老联络员队伍,定期开设“法治微课”空中讲堂,邀请名优律师讲解老年群体维权典型案例,提高老年人申请法援意识。借助融媒体平台,通过“小君说法”等栏目宣传涉老法律援助政策,介绍法律援助申请途径,将法律援助触角向深向细向广延伸。
二是全流程优化服务,实现“精准式”便老。实行一站式法律援老,简化审批流程,提供“三优先”服务,开通援老绿色通道,将办理时间缩短为“立即办”。完善援助律师定点联系制度,指派9名法援律师精准对接全市各个老年分会,定期进会解答老年人关切法律问题。逐步扩大受案范围,将监护、继承等常见法律问题列为援助事项,采取“一人通办”援助模式,为特殊困难老年人联系结对法援律师,订制个性化援助方案。同时,坚持“应援尽援”原则,针对70岁以上患重大疾病或遭受家庭暴力、虐待等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免予经济状况审查;针对行动不便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提供预约办、上门办、一次办服务。今年以来,已办理老年人维权案件28件,提供上门服务10余次。
三是全领域维权协作,实现“联动式”护老。强化各级法援工作站联动,利用市、镇、村三级法律援老网络,及时研判高龄、空巢、失能、经济困难等不同情况老年人法律援助需求,会商调整服务方案,实现老年人维权保障全覆盖。深化与法院、劳动监察、民政等部门沟通协作,推动无缝对接,针对“赡养费追索”“分家析产矛盾”“超龄劳动纠纷”等典型维权问题,定期开展联合维权专项行动。整合矛盾调解、法律援助资源,实行“援调互动”,在社区调解站推开法援律师月度蹲点制度,配合调解员及时化解老年人邻里纠纷、宅基地争议等常见问题。搭建老年人咨询工作平台,依托中心、人社窗口与12345热线、12348专线协同处理老年人法律诉求,今年已累计解答老年人各类法律咨询5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