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彩票站站主赊账买彩票,欠了十多万要还吗?
2025-06-12 13:27:00 作者: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在长期购买彩票的过程中,一些“老彩民”和彩票站站主逐渐熟悉并建立信任,由此衍生出彩民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委托彩票站站主进行线上购票的现象,甚至有个别彩民会向站主赊账购买彩票,待中奖后用奖金抵扣赊欠的购票款。这样的购票方式看似便捷,却暗藏风险。

案情简介

陆一是当地一家体彩站的站主,熟悉他的人都称他为“陆哥”。小谢是一名普通上班族,平时对体育比赛项目颇感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小谢经朋友推荐结识了陆哥,并于2022年11月主动添加其微信,向其咨询如何线上购买彩票。此后一段时间,小谢通过微信告诉陆哥自己想要购买的彩票种类和金额,陆哥按照他的要求购买彩票后,会将所购彩票和中奖彩票的照片发送给小谢。

刚开始,小谢向陆哥购买彩票、陆哥向小谢结算奖金时均为现付现结,双方并无赊欠行为。随着小谢购票金额越来越大、频次越来越多,他逐渐开始向陆哥赊账购买彩票。后来,为了便于结算,从2023年2月起,陆哥将小谢赊账购彩的金额、中奖的金额用表格来记账,并定期把表格发送给小谢对账。

期间,小谢赊账的金额一度累积至六七万,陆哥也曾提醒过小谢,小谢却坚信自己只是运气不好暂时亏损,等到运气好了肯定能通过“打票”赚回。直至2023年7月,陆哥发送给小谢的记账单显示小谢欠款金额已高达117964元,小谢这才后知后觉,原来自己已背负如此巨额债务,但为时已晚。

此后,陆哥多次向小谢催要欠款,小谢虽口头承诺还款,但一直没有实际履行。于是,陆哥一纸诉状将小谢告到法院,要求小谢支付购票款117964元。小谢则提出抗辩,认为陆哥只是把购买彩票的照片发给他,难以确定陆哥是否真的出票,而且赊销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反诉要求陆哥返还已支付的48500元。

案件裁判

一审法院审理后,支持了陆一的诉讼请求,驳回了小谢的反诉请求。小谢不服一审判决,向法院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彩票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彩票代销者不得以赊购或者信用方式销售彩票,但该规定属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而非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并不会导致彩票销售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

此外,结合陆一与小谢双方的沟通记录,长期以来双方形成了稳定的交易习惯:小谢指示陆一购买彩票的种类及金额,陆一将购买彩票及后续中奖彩票的照片发送给小谢。同时,陆一将赊购金额、中奖金额以及小谢转入金额形成日记账表格,定期发送给小谢核对确认,在这长达数月的对账过程中,小谢从未提出异议,且在确认欠款后多次表示愿意归还。

综上,二审法院认定一审判决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依法维持一审判决。

法官评析

购买彩票本质上属于射幸行为,彩票中奖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当前,线上购买、赊账购买彩票等方式偶有发生,这样的方式容易导致普通人忽视实际购票成本,在高额、高频的购买惯性下,人们甚至会产生“购票中奖不过是数字游戏”的认知偏差,往往等到深陷债务危机时才发现为时已晚。

在此提醒广大彩民:痴迷购买、赊账购买彩票容易引发过度消费,其危害后果堪比赌博,务必保持理性、量力而行。

在此提醒广大从业者:对于彩票站站主而言,一旦被发现存在赊销行为,不仅要面临资金损失的风险,还有可能因违规经营导致站点被撤销。本案中,陆哥的彩票站点因为赊销行为被举报,最终被撤销。经营站点时必须合法,切莫因为盲目追求销售金额而“走捷径”,以免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