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三聚焦”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可及率
2025-01-24 10:53:00

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举措,全面提升现代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助力法治社会建设迈向新台阶,让公共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一是聚焦便民惠民,打好公共法律服务“组合拳”。围绕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建设,构建以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基础,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为支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开展“1名村(社区)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把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和“法律明白人”的乡土优势结合起来,不断夯实法治社会根基,进一步提升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实效性。通过调研走访、摆摊设点、入户排查、电话询问等方式了解群众法律需求,进一步提高了法律服务的针对性。2024年,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展咨询服务总计17096次,其中区级中心703次,各镇(街道)中心12954次,村(社区)法律顾问3439次;各街道板块共开展法治讲座365次。

二是聚焦涉企营商,落实公共法律服务“定心丸”。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工作,依照《园区公共法律服务项目清单(试行)》,聚焦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合规等领域,围绕“422+X”产业定位,通过“魅力蠡园”系统平台、“线上+线下”预约服务、“周三值班”驻点服务以及协作上门服务等服务模式,根据企业不同的法律服务需求,现场“把脉问诊”,优化涉企法律服务,健全完善企业需求反馈机制。设立无锡市滨湖区蠡园开发区(蠡园街道)园区公共法律服务法治体检中心,联合法援、调解、法宣、律师等人员组建“法律服务团”,“一企一策”制定法治体检报告,做好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法律服务保障,对惠企法律服务进行提档升级。

三是聚焦多元解纷,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新抓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由马山街道综治中心牵头,法庭、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等共同参与,共同创建“聚枫法治服务工作站”,采用市场化手段引入专业法律人才,依托该站点,马山街道开展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村居法律顾问进社区、“三官一律进网格”等工作,形成了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与区法院、第三方公司签订《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合作共建服务合同》,抓前端、治未病、解纷争,聚焦社会矛盾综合源头治理,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于诉前,化解于家门口,实现基层治理与矛盾多元化解的互惠共赢。截至目前第三方公司驻派人员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6起、街道及社区调委会成功化解矛盾纠纷75起,有效减轻了诉讼压力,较好的实现了诉与非诉的无缝对接。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