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镇茂花村法律之家法治护航“硒望花开”振兴路
2024-07-15 08:28:00
  宜兴市司法局紧扣“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目标,立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民生”建设总要求,在省内率先创新构建村(社区)法律之家,打通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末梢神经”,实现“群众在哪里、法律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目标,致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公共法律服务窗口“宜兴样板”。
  乡村振兴,法治同行。近年来,太华镇茂花村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法律之家”建设,依托“法律之家”调动下沉法律资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聚焦纠纷化解,多元联动促和谐

  “本以为企业关停这么久,我们这工资铁定要不回来了,这下可算安心了。”得知多年欠薪问题最终得以化解,涉事村民激动地说道。此前,某药业公司因业务调整关停了设立在茂花村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基地关停后有18名工人总计30余万元的工资仍未结付,工人们讨要无果只得向法律之家求助。法律之家知晓后,立即向村委、村法律顾问和司法所反馈案情,经分析研判决定采取两步走策略。一方面,法律援助先行,与市法援中心取得联系及时为欠薪村民办理法律援助手续,依据法院判决确定欠薪事实和欠薪总额,做好后续追讨准备。另一方面,结合属地政府因富硒产业发展需要有通过法院执行途径收购厂房意向,村委向属地政府申请由村委代付欠薪并追讨欠款,垫付款项待后续收购完成后由属地政府一并结清的方案。最终,在各方努力下,村民得以第一时间拿回被拖欠工资,企业资产处置也实现效果最大化。
  近年来,茂花村积极打造“一站服务、双线融合、多元联动”的“硒望花开”基层特色法治品牌,积极承接人民调解、法律援助、远程公证等职能下沉入驻“法律之家”“一站式”服务站点,将政府业务条线和政法条线专业力量融入纠纷调处总体系,整合司法、公安、法院等力量形成多元联动、互联共促的乡村法治新格局。各方凝聚合力,采用“四心”工作法,每年处理村内大小纠纷70余件,为和美乡村建设夯实法治根基。
  二、聚焦乡村振兴,法治保障谋发展

  “这两年上面鼓励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可不少,这样的机遇实在难得,我们村干部也必须运用法治思维思考如何开发利用好本地的富硒资源。”太华镇党委政法委员、茂花村党总支书记曹凯说。围绕优质特色土地资源高质量开发,茂花村聚焦地方富硒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在探索建立本地富硒产业发展“全链条”法治保障体系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为满足产业发展需求,茂花村村委灵活运用“法律明白人”、村级调解员、村法律顾问等多支队伍力量,重点打造“花间议事”援法议事品牌,围绕成立村集体企业、征收流转农业用地、制定富硒产业发展规划等主题召开援法议事会8场,参会群众200余人次,听取采纳各方意见24件,依法有序完成富硒集体企业筹建、制定了《茂花村富硒特色产业发展倡议》。茂花村还在援法议事框架支持下,大胆探索规模化、集约化的土地经营新路径,仅耗时5个月就与砺山山脚200多户农户达成协议,将约440亩的村集体公地、无人耕种土地以及农户自愿流转土地尽可能整合为集中连片土地,有效提升集体经济造血能力,蹚出法治振兴乡村经济好路子。
  三、聚焦法治宣传,惠农普法展质效

  “这次法治讲座,真的讲到我心里去了,承包了几十亩山林种植水果,每年销售时怎样与购买方签订合同才能保障我的权益,是我最关心的法律问题。”茂花村果农万国初参加法律之家组织的法治讲座后十分感慨,村居法律顾问不仅一一解答了他的法律疑问,还留下联系方式方便直接咨询,真是方便极了。
  为进一步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茂花村充分利用法律之家这一平台,动员村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学法示范户”等力量,通过法治讲座、坐班咨询、入户宣传等方式广泛开展以土地承包法、乡村振兴法、农产品质量法、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为主题的政策法规宣传活动。此外村委还邀请前来开展教学实习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师生加入“硒望花开”普法队伍,开展志愿普法活动,同时利用专业知识为本地村民、企业发展富硒精品农业、果业、中草药和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提供生产经营环节的全面指导,通过司法力量与学技优势的深度融合,畅通普法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