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鱼跃龙门,在即将高考的关键时刻,小郑却面临可能“无家可归”的窘境。
无锡市锡山区的朱某和郑某家境一般,结婚后丈夫郑某出面申请了一套经济适用房,日子总算安稳下来,不久女儿小郑也出生了。2015年,朱某和郑某登记离婚,协议约定共有的经济适用房归朱某所有。离婚后,朱某带着女儿一直住在这套房子里,因为听说经济适用房办理产权登记还要交一笔钱,经济紧张的朱某一直没有办理登记手续。
然而,这一疏忽却让郑某有了可趁之机。由于当初申请房子由郑某一个人签字操办,因此郑某瞒着朱某成功将房子登记到自己名下。2020年,郑某抵押这套房产,向小额贷款公司借款65万元。之后由于郑某无钱还款,小额贷款公司起诉还款,并在2023年向锡山法院申请对该房产强制执行。
接到执行法官的通知,朱某才弄清原委,内心无比焦虑。这些年来,朱某从事保洁工作,靠着每月3000多元的工资将女儿小郑抚养长大,这套经济适用房是她们唯一的住处。更何况,小郑高考在即,要是受了影响怎么办……
趁着小郑在校学习,执行干警赶到现场勘验房产。房间内书桌上还放着许多高中课本和习题。朱某说,小郑从小品学兼优,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体育运动方面也颇有天赋,多次获得跆拳道奖项。
执行干警当即与小贷公司沟通:“朱某和女儿小郑只有这套房子可以住,小郑6月份就要高考,拍卖能不能高考后再说,让小郑在稳定的环境备考?”
小贷公司表示理解:“高考是大事,等到小郑高考结束后,我们再考虑对房产的处置。”商量妥当,执行干警嘱咐朱某:“这段时间你别急,专心陪好你女儿高考。”
高考是人生大事,父母的处境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考生的备考和发挥。执行干警在依法保障小贷公司胜诉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小郑的影响,为高三冲刺阶段的小郑保留稳定宽松的备考环境,是“铁腕”执行中的“温情”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