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联动融合,推动一站式平台实体化运转。强化落实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将平台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突出不同层级特点建立建设标准,加快推动同质化、分散化解纷资源融入“一站式”平台。各级矛调中心(室)全部设立服务大厅和工作窗口,制定受理分流、联合化解、上下联动、督查考核等四级矛调中心(室)联动机制,促进各种解纷方式主体、制度、程序和效力有效衔接,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从物理整合迈向化学融合。同时,强化设施配备,各级平台根据需求配备无人律所、“智慧公证”公共法律服务一体机等,提升平台服务质效。
二是精兵强将,增强一站式平台实战化力量。按照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标准,配齐配强专职调解力量,通过市集中培训、市(县)区分级+分班培训、镇(街道)常态化培训三级培训体系,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化解新形势下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推动专业力量下沉,持续深化“三官一律”进网格、“千名调解员入网格进万家”等活动,指导帮助镇村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广聚社会参与合力,积极引入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和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实践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目前,全市共有1416名调解员入驻矛调组织,1276名社会志愿人员参与基层矛盾化解,3356名调解员入网格指导纠纷化解。
三是优化升级,强化一站式平台信息化支撑。坚持数字赋能实战,依托建成运行的矛调相关信息化平台,积极推进系统功能升级完善,加强与人民调解小助手、阳光信访、风险防范联动处置平台对接,研究制定数据标准和业务协同流程,推动汇聚网络舆情、公安110警情、网格化治理、12345市民热线、人民来访、司法调解等矛盾风险数据,着力构建闭环管理体系,为各级矛调平台高效运转、各类矛盾纠纷高效处置提供重要支撑。其中,宜兴市深入推进“苏解纷”平台运用,创新开发宜兴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一体化智能平台,强化矛盾纠纷线索网上上报、整理、引导,相关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