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双方合作多年,有一定感情基础,老板也是由于经营困难才无力支付工资,本身还是有还款意愿的,法院认为诉前调解更利于化解矛盾。于是,法庭邀请驻庭调解员李德荣一起参与调解,并在丁蜀镇南河社区的临河长廊内摆好茶桌,邀请当事人和社区群众“吃讲茶”。
刚坐定,老谢便迫不及待地开了口,诉说着追讨薪水的艰难。李德荣眼看着老谢情绪激动地倾诉,感觉调解难以推进,便适时打断了老谢,给他倒了一杯茶:“先缓缓情绪,喝杯茶润润喉!”边说着,李德荣边摆起了茶具,给双方斟上清茶。
当事人情绪激动,诉说老板如何拖欠工资
“来,我们喝着茶聊!这些年你们在厂子里都做什么工作呢?”看着老谢情绪平复,李德荣引导着老谢、老张从头说起,说清事情经过和内心想法。
人民调解员为当事人斟茶,安抚情绪
法官和人民调解员核对当事人出示的欠条
“你看!工人还是很体谅你的,作为老板,你还欠着他们工资不给,是不是就有点不太厚道了?”李德荣转过头劝导老板徐某,徐某也心怀愧疚:“不是我想拖着,实在是生意难做,资金周转不开啊!”听到这里,李德荣说道:“这个大家都理解的,但做生意讲究的不就是‘诚信’吗?况且这两位也很体谅你。”
围观群众听完也是你一言我一语,劝说许某再困难不能苦了老员工,应该尽快支付拖欠的工资。
在多方劝说和出主意之后,许某和老谢、老张达成约定,以分期形式给付所欠工资,并签订了调解协议,当场支付了首期款。“这样挺好,喝着茶聊着天,事情就捋顺了!”事后,老谢和老张再三感谢法官和人民调解员,并与许某握手言和,表示矛盾解开了,只要按期收到工资,还会继续支持“老东家”。
近年来,无锡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人民调解作用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充分引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人乡贤等多元调解力量,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切实把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