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娘舅”有一套,“吃讲茶”解纠纷
2023-12-08 17:26:00
  位于江苏无锡的宜兴市丁蜀镇历来就有一种“吃讲茶”的传统议事形式。民间若是产生纠纷矛盾,很少进衙门,大多是邀请族长、地方绅士和公正长老到茶馆去喝茶,听凭公众评议裁决。
  时至今日,“吃讲茶”这一形式依然在宜兴地区解决基层矛盾纠纷中焕发生机活力,成为宜兴法院丁蜀法庭创新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抹亮色。“吃讲茶”时,有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那就是“陶娘舅”。“陶娘舅”并不都姓“陶”,这其实是个昵称,代指的是“陶都”宜兴许许多多像“老娘舅”一样的人民调解员。
  近日,两起劳务合同纠纷就在法庭组织的“吃讲茶”中顺利化解了。
  “陶娘舅”李德荣从书记员处了解到,这两起劳务合同纠纷中,当事人老谢和老张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在丁蜀镇一家陶瓷作坊务工,主要是为陶瓷酒瓶上釉。去年9月起,老板许某开始拖欠他们的工资,经催要,许某分别出具了两张欠条,金额均为2万余元。今年9月,老谢和老张多次追讨未果,遂诉至宜兴法院丁蜀法庭。

  考虑到双方合作多年,有一定感情基础,老板也是由于经营困难才无力支付工资,本身还是有还款意愿的,法院认为诉前调解更利于化解矛盾。于是,法庭邀请驻庭调解员李德荣一起参与调解,并在丁蜀镇南河社区的临河长廊内摆好茶桌,邀请当事人和社区群众“吃讲茶”。 

  刚坐定,老谢便迫不及待地开了口,诉说着追讨薪水的艰难。李德荣眼看着老谢情绪激动地倾诉,感觉调解难以推进,便适时打断了老谢,给他倒了一杯茶:“先缓缓情绪,喝杯茶润润喉!”边说着,李德荣边摆起了茶具,给双方斟上清茶。 

当事人情绪激动,诉说老板如何拖欠工资

  来,我们喝着茶聊!这些年你们在厂子里都做什么工作呢?”看着老谢情绪平复,李德荣引导着老谢、老张从头说起,说清事情经过和内心想法。 

人民调解员为当事人斟茶,安抚情绪

法官和人民调解员核对当事人出示的欠条

  “你看!工人还是很体谅你的,作为老板,你还欠着他们工资不给,是不是就有点不太厚道了?”李德荣转过头劝导老板徐某,徐某也心怀愧疚:“不是我想拖着,实在是生意难做,资金周转不开啊!”听到这里,李德荣说道:“这个大家都理解的,但做生意讲究的不就是‘诚信’吗?况且这两位也很体谅你。” 

  围观群众听完也是你一言我一语,劝说许某再困难不能苦了老员工,应该尽快支付拖欠的工资。

  在多方劝说和出主意之后,许某和老谢、老张达成约定,以分期形式给付所欠工资,并签订了调解协议,当场支付了首期款。“这样挺好,喝着茶聊着天,事情就捋顺了!”事后,老谢和老张再三感谢法官和人民调解员,并与许某握手言和,表示矛盾解开了,只要按期收到工资,还会继续支持“老东家”。 

  近年来,无锡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人民调解作用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充分引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人乡贤等多元调解力量,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切实把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