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 星期三
在传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
发挥吴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2023-08-25 10:55:00

  三千多年前,泰伯德让天下,奔吴定都在梅里,开蛮化俗建句吴,被孔子尊为至德,被《史记》列为世家第一。自此,周原文化与江南文化在梅里碰撞、交融,逐步在整个吴地形成了以泰伯精神为核心,以先秦时期吴国文化为基础,以地域文化和姓氏文化为特色,以崇德、重文、务实、创新为主要内涵的不断发展的吴文化。她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吴文化包罗万象,内涵丰富,涉及政治、军事、生产、生活、礼教等各个领域。发轫于生产,发展于时代,应用于生活的文化属性使吴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投射到社会治理上,崇德、重文、务实、向善、开拓、创新就是当前吴文化在梅村社会治理层面最为鲜亮的特色。 

  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道立足吴文化内涵特色和社会治理实际需求,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形成体系为总体思路,以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工作逻辑,积极发挥吴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奋力打造新时代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梅村样板 

崇德”“重文为品格,坚持一条心共治,营造社会治理意识生态圈

  一是注重教育引导,增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情感认同。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全社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涵养人性,淳化品格。深入开展泰伯庙活化利用,建设梅里遗址博物馆、梅里文化广场,启用知书梅里钟书房,办好吴文化发展大会、全国泰伯论坛,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梅里年味,通过系统保护和内涵挖掘传承吴文化,区域认同感和自豪感得到大幅提高,公众参与社会基层治理的主动性也不断增强。二是关注实践养成,增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趋同。注重用吴文化培根铸魂,为人民群众提供昂扬向上、多姿多彩的精神食粮,将文化力量转化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强大动力。串联辖区二胡文化园、梅里古镇、新四军江抗东进纪念馆等旅游景点,孕育了庙会民俗游、文化寻根游、红色经典游等富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线路,推出了吴文化研学”“红歌快闪”“流光溢彩夜梅里等特色文旅活动,用优秀文化感怀百姓情怀。围绕泰伯庙会,举办祭祖大典、民俗巡游、灯谜会、地方美食节等文化活动,推进吴文化的创新,体现公众参与社会共治的时代性。三是加强价值引领,增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协同。梅村历来崇文重教,坚持传承和发扬泰伯的至德高风,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和优秀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形成全民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浓厚氛围。以爱心企业家捐赠的教育基金为基础,创新设立教育至德奖,弘扬以行立教,以德立身的吴文化精神;与无锡学院、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签订三同三融教育合作框架协议,以委托横向课题的方式在社区教育层面引入更多高端资源,发挥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作用,增强群众参与社会共治的创造性。 

务实”“向善为内涵,秉持一盘棋理念,打造社会治理制度善治圈

  一是以务实为姿态,健全领导接访机制。梅村街道扎实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健全联席会议和分析研判制度,对临时性、突发性问题进行多方位分析和处置,形成了党政领导、中心协调、部门配合、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坚决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不折不扣把群众反应的突出问题解决到位,推动一批重点事项化解,进一步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二是以向善为逻辑,构建矛盾受理、解决“1+N”机制。结合梅村街道厂企多,外来人口流动大、劳资纠纷问题突出等特点,依托集约便民理念的综治中心服务大厅,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诉前调解、专业调解以及信访化解力量集中办公,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力求让群众进中心一家门,办部门多家事三是以善治为目标,完善源头化解机制。梅村街道以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理念出发,积极探索法治品牌建设,深入挖掘吴文化资源,倡导泰伯谦让精神,大力推进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成立商会调委会,着力将商事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与江溪法庭合力打造伯渎善治司法供能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商会优势,优化营商环境,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动、商企互动,点、线、面、体,多维度同频共振的善治格局 

创新”“开拓为核心,保持一张网活力,锻造社会治理能力核心圈

  一是科技赋能,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充分运用城管数字平台、网格化大数据云平台,围绕+要素,实现线上、线下的统一指挥调度,构建网格化大数据三维立体地图。融合接入12345市民热线、网格化平台、指挥中心热线等多端平台,通过网格员日常巡查走访、事件上报的有机结合,建立网格数据库,实现社会治理联动协办,有效预测预警突发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使服务和管理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精细化。二是科学统筹,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切实加强网格队伍建设,深入推进“精网微格”工程,梅村街道共有158全科制专职网格员、460名微网格联络员、1212名志愿者,形成清晰的微网格组织架构,完善社会治理工作底图,通过网格化+微信群服务居民零距离,利用大数据分析,创新智慧网格运行模式,健全完善网格员、微网格联络员排查走访机制,使矛盾化解机制在网格内落地落细,有效提升了社会矛盾协调协同能力,精准掌握网格内动态,全面构建服务群众新模式。三是传承德治,推进社会治理品牌化。传承泰伯至德精神,推广矛盾调处化解德为先工作室品牌经验,培育出具有至德精神的专业调解员队伍,开创人民调解梅村经验。聘请一批威望足、能力强、业务熟的社会人士进驻调解工作室,增强调解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权威性,让更多的矛盾纠纷在诉前得到解决,确保稳控在源头,吸附在当地。选聘一批热心群众工作的人民调解员,化身人民群众身边的老娘舅,解决小纠纷、化解小矛盾,逐步形成小纠纷工作室解决,大纠纷联合解决 

  通过将吴文化充分运用于社会治理,全面推动了社会共治意识现代化、社会治理制度现代化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发展,梅村街道先后获得信访工作先进镇(街道),区级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平安法治先进单位。党建引领扬风帆,法润梅里惠民生项目获得区法治惠民实事工程三等奖。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吴文化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下一步,梅村街道将持续加强弘扬吴文化的优秀传统,吸收吴文化的精髓,寓吴文化于治理中,进一步贴合群众,更好的发挥吴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