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法院洛社法庭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着眼诉源治理,强化诉前调解,积极构筑多层次、立体化、高质效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2021年至2023年4月,该庭通过诉前调解化解各类案件375件。2021年度获评全市优秀人民法庭、2022年度获评全市法院“青年文明号”集体、该庭推出的《“深化三个指导”强化诉源治理,共建和美乡村》案例获评“善治无锡”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
建强解纷“前沿哨所”,“单向发力”变为“多元共治”。“法庭+妇联”,直面家事纠纷难点。与镇妇联、镇司法所联合建立诉前委托调解婚姻家庭纠纷工作机制,围绕家庭教育指导、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该机制推行以来,镇妇联已协助化解家事纠纷58件。“法庭+商会”,契合商事纠纷需求。成立驻洛社商会“法官驿站+法漾洗砚·企业行”工作联系点,用“一块屏幕、一根网线”串联,形成以行业内部化解为主、诉讼托底的商事纠纷源头治理模式。该联系点成立半年来,商会已参与化解商事纠纷39件,调撤率达30%。“法庭+代表”,凝聚多元解纷合力。分别成立市人大代表韩伟东、区人大代表缪辰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将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的优势与法院审判执行等职能相融合,推进“法庭+调解室”、“法官+调解员”有序衔接,不断释放“1+1>2”效应。
建优“法漾洗砚”品牌,“就案办案”变为“能动司法”。常态化铺开业务指导。法庭联络员与村(社区)调诉联系点对接,送上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实时指导。“法官驿站”的派驻法官加强研判,对潜在的群体性、易激化纠纷进行精准指导。开好“每季一庭”,上好“每季一课”,定期对村(社区)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进行业务专项指导。订单化提供司法服务。定期走访辖区重点企业,上门“把脉问诊”,发放调研问卷,主动了解企业经营中的司法困惑,适时答疑解惑。对涉诉频繁的企业,深度分析管理漏洞和隐患,及时发送司法建议,助推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典型化引导扩大影响。依托司法大数据平台,精选辖区内企业近十年多发纠纷类型和典型案例,编写“身边的微案例”普法宣传手册,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以案释法,审结的“老翁乘坐网约车猝死索赔案”彰显了司法保护善人善举的鲜明态度,促进德法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