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城东有一块热土,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里承载着江阴改革开放的梦想,践行着共同富裕的理念。几十年的接续奋斗,使之当之无愧地成为江阴开发开放的主阵地、创新创业的主力军,这块热土就是江阴高新区。
当经济发展走在了全市前列,如何让这里的人民过上与之匹配的美好生活,让人民安居乐业,让社会安定有序?此刻,主政者的思维,聚焦到了辖区的基层治理。“高新区的网格化管理是探照灯,是望远镜”“高新区基层治理也要在全市走得最早,走到最好”的宏观决策,掀起了一场以打造基层治理的“高新”样板为诉求、以创新网格化管理为特色的基层治理方式的革命。在面积5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万人、常住人口18万人的高新区,这个变革悄然破题,一个个创新之举,构筑起群防群治的全新样板,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方安定,更是一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格局。
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星级+薪级”考评下的自觉行动
基层治理,重在血液。在总指挥的蓝图下,去年12月份,高新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专职网格员队伍“。专职”和“兼职”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拼的是胆魄和眼光,破的是慵懒和平庸。
高新区面向辖区派出所、交巡警中队、环卫所、村级股份合作社等单位公开招募专职网格员。这一创新举措打破了网格员由社区、公安、城管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兼任的传统,众多年轻人毛遂自荐、踊跃报名,最终65人顺利通过竞聘,成为高新区首批专职网格员。这是一支年轻充满活力的队伍,平均年龄只有30.6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78.5%,为辖区基层治理注入了一股蓬勃生机。
为了让这支队伍尽快尽早发挥作用,高新区综合执法局邀请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应急管理局等10多个部门的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指导,让他们迅速掌握工作职责,具备助力基层治理的能力。
人员到位,配套机制紧紧跟上。一个以岗定责、以绩定星、以星定酬、责权利相统一的“星级+薪级”考评机制新鲜出炉,每月对网格员进行五星至一星的排名考核,并依次以基数的 110%、105%、100%、90%、80%落实考核奖励。绩效考核下,不仅是薪酬的差距,“星级+薪级”考评机制同时明确,对优秀的网格员,将优先推荐为社区“两委”干部人选。而针对连续3个月一星的网格员,指挥中心会进行诫勉谈话,帮助其查摆问题,提高工作效能。在对网格员进行考核排名的同时,高新区对全区下属12个社区也进行排名,旨在提升整个队伍的公信力和凝聚力。
一招招“杀手锏”,在专职网格员队伍中形成了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网格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变成了一种行为上的自觉。
2021年2月4日晚上8点左右,天寒地冻。此刻,长山社区网格员毛映龙顶着呼啸的北风在渡江一村巡查,突然,他发现一名男子躺在地上,身上散发着浓烈的酒味。毛映龙立即上前将其扶起,只见男子不停地呕吐,根本无法正常交流。正当毛映龙联系附近警务人员时,恰好有一位居民路过,热心地指出了该男子的住处,并帮着一起将男子送回家中。毛映龙在陪伴了男子一个多小时、确认其身体无恙后,留下自己的手机号悄悄地走了。醉酒男子清醒后,获知了事情的由来,第一时间将感谢信送到社区,称赞网格员是居民的守护神。
专职网格工作运行以来,形成了一套成熟稳定的网格化治理制度体系,全区网格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据统计,今年以来,高新区专职网格员每人日均巡查7.89公里,巡查上报入格事件共24210起,是去年全年的1.5倍,办结归档24019起,办结率为99.21%。完成群租房排查走访4690户、出租屋排查走访27014户,对空巢老人、社区矫正人员等重点人员走访情况100%。专职网格员与群众接触零距离,网格化社会治理走进了群众的心里,被越来越多的群众点赞,一封封表扬信、一面面锦旗纷至沓来。
从“网格吹哨”到“部门报到”
“1+1+N”体系下的共同责任
2020年年底,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出台《高新区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改革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这一顶层设计,除了明确专职网格员工作职责、工作清单和考评办法,更提出了“警格+网格”无缝融合,构建形成“1+1+N”的高新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体系。
这是一场基层治理全覆盖的攻守同盟,深度融合了各方力量。所谓“1+1+N”融合机制,第一个“1”表示1名专职网格员,第二个“1”表示1名入格协警,“N”则是指推动更多的部门、单位下沉入网格。“N”中,高新区管委会下属12个部门与辖区12个社区结对,融入网格,“三官一律”(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网格,“N”的范畴在不断扩大,进一步拓宽了社区治理的“基本面”,彻底打破了过去基层“九龙治水”的局面,让更多的部门把基层治理的责任扛上了肩。
今年1月,金山社区专职网格员周超华在日常巡查时发现,网格内一名已到上学年龄的孩子却未正常入学。他在深入了解情况后,获悉孩子因为其母离家出走未归,未能完成户口申报手续,无法办理入户上学。周超华立即向网格长及指挥中心汇报,辖区内司法、公安、社会事业、教育、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齐心协力,按照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原则,帮助孩子在春节过后成功入学并申请了补贴。
为了解决孩子的落户问题,今年5月,周超华与社区民警一起前往孩子母亲老家福建求取证明材料,目前,江阴公安部门已经审批通过。孩子顺利入学和落户,让高新区的群众感慨万分:若不是多部门主动作为,这件事情不知要拖到猴年马月。是啊,如今在高新区,网格员的吹哨,就是命令,它就像集结号,召集来一个个职能部门,急群众之急,解群众之难。
从“一张网”到“一盘棋”
“四员”职责下的转型担当
高新区最初的网格治理依托的是“一张网”。这张网结合高新区实际,划分成三级网格。其中高新区为一级网格,责任主体为党工委、管委会;区下属行政社区为二级网格;在综合考量居民数量、人员结构和管理半径的基础上,全区被划为65个三级综合网格。这张网虽然与公安专业网格(即社区警务网格和巡防网格)全面融合、无缝衔接,但更多依靠的是网格员的力量,社会组织、广大群众参与程度还是不高。如何让这张网活跃程度更高,真正实现群防群治?高新区适时推出了“一盘棋”的概念。
箭出令行,高新区最大力度调动群众、市场和社会的积极性,让各种资源和人员向网格汇集,综合执法局人员、公安警务力量、社区工作人员、环卫工作人员、物业工作人员、楼组长、机关干部、党员干部、社会组织力量、志愿者、热心群众等,打破行政组织“条块分割”界限,以志愿者身份参与网格,协助专职网格员开展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在“一盘棋”中,机关干部带头,以党的政策的“宣讲员”、社情民意的“传递员”、问题矛盾的“调解员”、网格工作的“督察员”身份,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担当作为。
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社会共同体在高新区初步建立,随之带来的是基层治理水平的高质量提升。单从网格管理入格事项清单就可见一二。过去,清单中汇集的大多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事,而现在,安全生产检查、消防监管、农林水土、科教文卫成为网格化治理关注的热点,这些非城市综合类事件在所有事件中的占比由专职化之前的4.3%上升到现在的23.3%。
今年2月6日,滨江社区网格员许琦在滨江东路58号巡查时,发现该处一个废品收购站场地堆满了废钢,空地上摆放着十几个标有“工业氧气”的蓝色气瓶,其中一个蓝色液化气瓶储存的是丙烷,为图方便,业主把两种气瓶堆放在一起。许琦立即督促业主将丙烷气瓶和氧气气瓶分开放置并保持5米以上,动火作业时与动火点保持10米以上的间隔距离,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并再次对其进行了燃气作业安全教育。业主表示马上整改,以后一定规范作业,防止事故发生。他还握着许琦的手真诚地说“:谢谢您!多亏有您提醒。”
“专职治理、部门联动、全民参与”,高新区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基层治理之路,不仅激活了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切实解决了许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也使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有广度、更有力度。如今,“小事不出网格、中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园区”的基层治理“高新”样本,已成为全区群众口口相传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