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调裁审一体化看无锡“符号”
2020-11-11 16:44:00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更是社会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

  近年来,无锡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省率先提出并探索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一体化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9年,无锡全市法院劳动争议案件收案下降幅度、一审调解率、二审发改率全省排名第一,息诉服判率全省排名第二,多项主要指标都位居全省前列。

  “经济发展新常态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新挑战,法院要对劳动争议调裁审展开探索。通过工作平台互通,联动机制共建,将诉的权威性、裁的规范性、调的便利性和非对抗性充分结合,有效化解劳动纠纷。”无锡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钱斌对此感触很深。

  画个“加号”  聚力争议多元化解

  化解劳动争议纠纷,不能仅凭法院一家之力,更要把相关的人社、工会等部门“加在一起”,共同形成多元化解的新格局。

  去年12月,无锡中院联合市人社局等部门共同出台《关于深化多元解纷建设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一体化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调裁审一体化化解劳动争议流程,共同推进调裁审全方位、深层次、常态化衔接。

  10月29日,我省首家集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和司法行政非诉讼服务中心于一体的区级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在无锡滨湖区成立,该中心集立案、调解、复议等功能于一体,合力推动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公正高效处理。

  而多元合力化解劳动争议纠纷,其实在滨湖法院早就“先试先行“。

  今年初,因新冠疫情影响,滨湖区某洗浴中心停业,该中心餐饮部员工的7人在员工宿舍等待复工。可到了3月,等到的却是洗浴中心要与他们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7名员工向无锡市滨湖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

  滨湖法院经研究后决定通过“法官进网格”活动中建立的网格联系,与被告所在街道网格员联系共同化解。在街道网格员的牵头下,法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与被告坐到了一起,从政策与法律层面对他进行宣传与疏导,几次沟通后被告终于表示愿意承担起企业应尽的责任。一起因疫情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至此“烟消云散”。

   无锡法院还积极与人社局、仲裁院之间的人员沟通联系,促进调裁审业务交流,构建无锡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和调解员“成长+”平台,双方互派人员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挂职交流,促进裁审理念的统一,取得良好的效果。据悉,这一举措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首创。

  写个“减号”  力促纠纷高效化解

  在以往的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中,诉请几乎都是复合式的,使得庭审要调查的要素繁多,极易遗漏,庭审所花时间比较长。

  如何提高办案效率,尤其是庭审的效率,加快案件办理速度,在审案时“做减法“,对于劳动争议案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2018年,在无锡中院牵头下,以锡山法院为试点开始推行要素式审判。

  流程小改善,效率大飞跃。锡山法院推行要素式审判后,8个月结案376件,同比增长36.7%,发改率由1.46%下降至0.88%,文书控制在6页以内,极大地提高了审判效率及质量。在此基础上,无锡中院将锡山法院的审判经验分层推进。该创新方式获省法院充分肯定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无锡法院还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劳动争议案件协商解决机制,联合市总工会在全市开展“普法促和谐、维权在身边”为主题的走基层服务活动,排除纠纷隐患。梁溪法院联合区总工会、人社局、司法局协同设立“梁溪区总工会驻梁溪区人民法院职工法律援助站”,自2019年12月23日挂牌成立以来,共计调解案件30余起,更便利更有力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打个“问号”  聚焦问题源头化解

  一起劳动争议案件的背后,往往有着极其复杂的成因。在审理完案件后,法官常常会注重探究每个案件背后的纠纷成因。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2019年9月,一份“建议两级住房和建设局督促小区业委会及其他业主自行管理的住宅小区,针对不同情况的用工分别处理”的司法建议摆在了无锡市住房和建设局相关负责人的案头。

  “这份司法建议源于我们对一起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无锡中院立案二庭庭长顾妍曾是这起案件的主审法官,说起这个司法建议由来,她记忆犹新。2019年初,无锡中院审理了一起劳动者与小区业主委员会的劳动合同纠纷案,顾妍发现该小区业委会雇佣人员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但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业委会并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一旦发生工伤、疾病、意外事故等,被雇佣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从源头杜绝此类案件发生,我们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向无锡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出了上述司法建议。”顾妍说。

  司法建议发出后,无锡市住房和建设局高度重视,很快就与无锡中院、市人社局召开交流对接会,组织专题研究,完善机制,并制定了《关于住宅小区业主自行管理用工规范的指导意见》,督促和指导其根据劳动法律的相关规定规范用工。该司法建议还获评全省法院优秀司法建议。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