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准备好身份证,排队有序检查登记……”在江苏宜兴的342省道太华临时管控站卡口,戴着口罩的宜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张渚中队民警宗卫康,正在指挥车辆依次靠边停车、等待登记检查,这是已经59岁的宗卫康每天工作的场景。
初胜病魔,倔脾气老警再战病毒
位于江浙皖三省交界处的342省道太华卡口,是宜兴市的“南大门”,也是江苏省疫情防控最前沿的卡口之一。虽然疫情发生后车流量减少了很多,但每日从这里驶入的车辆依然多达千余辆。自1月26日零时起,来自市公安局、卫健委、交通运输、城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开始联合在太华卡口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卡口值守,我报名参加!”59岁的张渚中队民警宗卫康第一时间写了请战书,要求把卡口排查一线工作交给自己。
“一开始我是反对的。”张渚中队中队长吴文学说,他曾建议年轻同志多承担较为辛苦的一线值守,年纪大一点同志做好“后备力量“。可这个安排让宗卫康“发了火”,“你看,我能吃、能睡,身体好着呢!我的名字就叫卫康,保卫的不止是自己的健康,更要保卫大家的健康!”
其实,吴文学是有别的担忧。宗卫康2019年被发现患有肠癌,同年10月才做完手术,不久就回到岗位了,现在还在恢复期,仍要靠定期吃药等帮助恢复。
家人同事都劝他,但宗卫康一如既往的“倔强”!“我是一名有36年党龄的老党员了,明年就要退休了,这个时候不上什么时候上?”一边在家人面前言之凿凿,一边又在单位夸下海口:“我从事交警工作35年了,在卡口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孩子在外地,老伴也支持,没有后顾之忧!”就这样,这名老交警还是坚持上岗了。
有人关切地问他:“老宗,你身体刚痊愈,要不稍微休息休息?万一被传染上,你不担心?” 宗卫康笑着说:“癌细胞都没有把我压倒,肺炎病毒又怎么会让我退缩?我们是人民警察,身后就是‘家’,我们再危险,也不能让‘家里人’出事!”
大严大爱,隔离病毒不隔离感情
在卡口,宗卫康的主要工作是在身份检查区对入宜车辆和人员进行核查登记拍照,如发现异常情况,则第一时间请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作跟进处置。
随着抗“疫”手段和管控力度的不断升级,大量的车流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卡口民警对每辆车、每个人都仔细核对查验,通常一站就是一天。连续几天下来,年轻人都有些吃不消。
但是,老宗坚持每天从早上7点半一直执勤到下午4点多,由于车流量不小,他除了吃饭就一直坚守在岗位上;怕频繁上厕所,他也不敢多喝水。下班时脱下口罩,宗卫康的脸上总会留下几道深深的印子。
防疫期间,两辆滞留在342省道安徽界路边的货车引起了宗卫康的注意。这两辆车分别来自湖南和河南,因疫情管控进退两难,驾驶员已连续在车上吃住了3天。宗卫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随着抗“疫”手段和管控力度的不断升级,驾驶人的去留问题将更难解决。
宗卫康主动汇报了这个情况,与卡口防控工作组商量决定,由交警派车引导其中途不停歇开至宜兴西收费站上高速。宗卫康将解决方案告诉两名驾驶员时,两人万分感激,连声说:“谢谢,谢谢,还是江苏交警好,您要是不帮我们联系,我们真的不知道要在这车上住到什么时候!”临出发前。宗卫康还细心地给两位驾驶员赠送了口罩和方便食物。“严格管控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携手抗击病毒,不是对群众的困难置之不理。”
这个经常在寒风中站得笔直的老交警,工作时虽话不多,但就像太华卡口一面无声的旗帜,引领着在卡口的全体工作人员筑牢安全防线。(文:蒯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