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泰州‘泰’周到”——泰州法院擦亮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
2025-04-08 11:24: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作者:张海陵

一家主打产品应用于商用、家用和车用绿色储能的新能源企业濒临破产,泰州市中级法院从受理启动合并预重整程序到招募投资人、再到批准合并重整计划,历时仅9个月,高效实现了企业顺利复苏,重整后产能为每天4万只锂电池,产值达百万元。

一家专注于等离子技术和环保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因产品研发失败而未能形成产能,债务金额高达6000余万元,严重资不抵债。泰兴市法院启用“预重整+重整”模式,与政府招商引资双管齐下,引入高新技术企业,帮助该公司华丽转身,从即将被宣告破产的死亡企业转变为年产值将达10000吨、年销售额将超10000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

3月13日,泰州中院召开司法护航“泰周到”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通报近两年全市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举措与成果。在发布的《2024年度泰州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中,两起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破产重整案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如何实现?能源转型首当其冲。泰州中院金融庭庭长吴翔告诉记者,泰州两级法院义无反顾地排除多重困难推进濒危企业重整挽救,正是看到了这两家新能源企业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绿色底色和重整价值。

近两年来,泰州法院聚焦新兴重点产业,对高技术赋能、高附加值、有着一定产业前景的高科技企业,践行司法救治理念,实现创新企业的重生、重振。相关经验做法受到省法院领导和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相关做法在全省推广。

不仅如此,“2023年以来,全市法院围绕营商环境建设部署,严格司法、拓展服务,成果显著。产业科技创新、破产重整等8项工作在全国、全省有影响,获市级以上批示33次。全省营商环境评价考核中,‘办理破产’指标排第三,两项举措获泰州市骏马奖。”泰州中院副院长陈卫兵介绍道。

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泰州中院先后发布《法润泰州 营商无忧 助力“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行动方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审判白皮书(2023-2024)》,明确了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营造创新创优竞争环境、营造透明可预期发展环境、营造安全稳定投资环境、营造依法规范政务环境、营造便利快捷诉服环境这六个方面的工作重点,为泰州市委提出的打造“到泰州、泰周到”营商环境品牌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司法“引擎”。

“营商环境好不好,感受的主体是各类经营主体。司法履职和服务工作做得好不好,品牌有没有影响力,我们自己说了不算,经营主体说了才算。”发布会上,陈卫兵介绍说,在助力品牌打造的过程中,泰州法院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在具体案件裁判中,始终严格公正司法,以“如我在诉”意识多考虑企业的难处,用情用心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难题;在积极拓展司法职能时,发挥“小案大道理”“泰知心”等平台功能,用便捷、高效的方式精准了解企业需求,全面助力“随叫随到、不叫不到、说到做到、面面俱到”蔚然成风。

“我们将以服务经验培育为抓手,打造更多工作品牌。聚焦经营主体重点需求,围绕重点难点工作,积极开展‘微调研’,准确掌握工作要求和内在规律,推动成效成为亮点、亮点成为优势、优势成为品牌,让服务经营主体的经验做法制度化、长效化。”陈卫兵表示。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