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困企业长期停产歇业,土地、厂房闲置,职工、债权人信访不断,造成社会资源利用率下降,引发社会不稳定。近年来,江苏省泰兴市危困企业数量逐年增加,所涉领域渐趋广泛。2019年11家危困企业进入破产程序,2020年为54家,2021年70家,数量增幅明显。
为此,泰兴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创新实施“危企涅槃”计划,助力经营主体救治和出清,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创新精神攻坚突破,为泰兴打造长三角地区最佳营商环境, 为实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天马”折翼 法院创新审判
泰兴天马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马公司)是生产高附加值高端石油树脂的精细化工企业,为电子及新能源领域提供化学原料,其产品远销海内外。2021年之前公司年产值近亿元,员工96名。自2022年起,受新冠疫情等影响,销售额大幅减少,亏损逐年增大,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随之而来的是核心项目停滞,公司全面停产,职工待业,复工无望,社会矛盾比较集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更让人担心的是,天马公司的管道和设备中有残留化学产品,一旦泄漏将造成不可逆环境损害,企业情况十分危急。
正当企业面临破产、焦头烂额之际,泰兴法院“神兵天降”,开始试图让企业获得转机。2023年年初,泰兴法院副院长张荣在调查另一件案件时注意到该企业,他发现该企业高峰的时候产值达亿元,如果能让它继续发光发热,将是一件有利于社会民生和经济发展的事情。不仅如此,他还发现该公司虽然经营陷入困境,但是有专门的技术研发团队,生产技术国内领先,市场前景良好,且在泰兴经济开发区拥有一大片空地资源,实属稀缺。
为以最快速度救治天马公司,泰兴法院决定采用预重整制度。张荣说:“天马公司一方面处于停产状态,另一方面急需购买将来用于生产的专用钯催化剂。如何快速、高效拯救破产企业?预重整成为最佳的制度工具。”
预重整制度是指在进入正式破产重整程序之前可以“先庭外谈判、拟定重组方案”,之后再与“庭内重整”相互衔接。也就是说,大部分重整事项在前期就能完成,这样能大大减少繁琐的流程和缩减时间。
采用“预重整转重整”的模式救治困境企业在泰州市尚属首次,如何启动预重整并立案、预重整期间的中止效力及其法律效力衔接、预重整期间的费用及管理人报酬等方面的问题也尚无定论。另外,若预重整期间替换担保方案无法通过,将直接影响预重整草案的通过,意味着预重整转重整将无法顺利实现。
面对种种疑问,泰兴法院决定边摸索边实践。2023年1月13 日,泰兴法院根据天马公司的书面承诺和主要债权人申请,启动预重整程序。仅用4天,泰兴法院就完成了对债权人和债务人共同推荐的临时管理人的备案登记,同时指导临时管理人确定意向投资人,形成预重整计划草案。
妙手回春 企业涅槃重生
难题接踵而至。先是意向重整投资人苏州锦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制度非常严格,短期内无法走完资金审批流程,而天马公司负债2.76亿元,债权人急需清偿。经过多方努力, 苏州锦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泰兴高新区国资平台主动承担起责任,通过置换债权的方式,增加其为新的担保人,解决了天马公司继续获得银行贷款问题。双喜同至,最大的债权人某公司也终于松口,同意有条件豁免近1亿元的债务。如此一来,投资人只需要准备5000万元左右的资金就可以解决天马公司资金短缺的困境。
接着,又一个问题摆到大家面前。天马公司生产需要的原材料专用钯催化剂需从国外提前预订,错过月份就无法买到,势必影响下半年复工复产。投资人担心地发出疑问:“预重整程序还没有结束,如果我们出了钱,中间出现问题造成损失怎么办?”
泰兴法院没有退缩。张荣和团队商讨出了对策:为避免错过预定钯催化剂的时机,以投资人名义先行购买。在重整成功之前,投资人保留钯催化剂的所有权;若天马公司先行使用,则该部分费用转化为共益债务优先偿还,从而打消投资人的顾虑。3月,天马公司顺利预定了5吨钯催化剂,为复工复产做好准备。
3月13日,根据主要债权人的申请,法院受理天马公司破产重整案,并指定正式管理人。4月17日,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一致表决通过债务人重整计划草案。4月28日,泰兴法院批准天马公司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6月10日,管理人完成第一批债权7697128.19元的分配。6月20日,天马公司生产所需的专用钯催化剂到港。7月10日,天马公司正式启动全面复工复产前的准备。7月28日,管理人完成第二批债权1577050.90 元的债权分配。
就这样,天马公司活了过来。
近日,记者再次走访天马公司。张荣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带着团队来调查的时候,企业全面停产且死气沉沉,厂区杂草长得很高,整个仓库都是空空荡荡的。”但是现在呈现在记者面前的厂区,已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样子。
“8月8日重新开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目前产量已经接近2000吨,产值超2600万元。这都是泰兴法院的功劳。” 天马公司总经理王本军告诉记者,企业和原来所有的员工都续签了劳动合同,现在正上下一心,全力冲刺2亿元年产值的“小目标”。
自全面复工以来,该公司已收到国内外1000余万元的订单,日产量达到33吨左右,实现涅槃重生 。“我们2024年将投产新产品无氟黏结剂,公司的3年战略目标为10亿元产值。泰兴法院真是妙手回春,帮了大忙!” 王本军说。
树立标杆 实现零的突破
天马公司的涅槃重生实现了泰州地区预重整转重整案件零的突破,打造出有泰兴特点的危困企业拯救新样本。以最快速度恢复企业生产,依法保障了61位债权人及96名职工的权益,化解债权2.76亿元, 权益未受调整的普通债权100%清偿,实现了多方共赢。
泰兴法院秉持“少清算,多破产重整”的审判理念,大胆探索实施预重整,架起庭外重组和庭内重整的桥梁,丰富困境企业的拯救渠道。以高效的预重整转重整模式,快速拯救本地技术水平领先的精细化工企业,坚定民营企业家的经营信心与决心,构建破产审判服务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新格局。
泰兴法院通过实施“危企涅槃”计划,将陷入困境的各类企业信息和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形成大数据共享,通过优化重整或清算破产,淘汰落后产能,盘活市场资源。此外,该院还持续完善“执转破”常态化工作衔接机制,精准识别移送案件,组建执转破合议庭,深化执行与破产程序的资源共享。
同时,畅通“僵尸企业”公益强制清算退出机制。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协作联动,创新完善清算机制,在泰州地区按下“公益强制清算”加速键。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还积极运用线上方式,在线进行债权申报,通过移动微法院、微信群、全国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等方式召开债权人会议,推动破产审判“线上行”,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据了解,自“危企涅槃”计划实施以来,泰兴法院累计化解企业债务79亿元,妥善安置职工7000余人,盘活土地厂房面积196万平方米,增加税收3.8亿元,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