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经营高端调味品、脱水蔬菜、冷冻方便食品等健康食品企业473家,年销售额达500亿元;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千垛菜花、万亩荷塘等景区以湿地而闻名遐迩、因生态而引人入胜,年人流量逾千万人次……近年来,江苏省兴化市大健康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假冒伪劣食品、破坏生态资源等案件也随之增多。对此,兴化市公安局从健全执法体系、助力产业项目、拓宽服务路径入手,实施打防并举,落实精准保障,提升服务质效,在打防管控服中全链条发挥公安职能优势、优化公安执法服务和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用新安全格局保障大健康产业新发展格局,用高水平安全保障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打防并举,打造平安高地
2021年7月,在广东、贵州等地出现大量假冒某健康食品企业生产的特味浓牌奥尔良腌料。
一接到报案,兴化市公安局食药环侦大队就选派精干力量赴广州、六盘水等地展开侦查,历时120余天成功捣毁制售假窝点2处,斩断了一条集生产、销售假冒特味浓牌奥尔良腌料和包装材料于一体的犯罪链条,抓获王某、孟某等犯罪嫌疑人7名。
工作中,兴化市公安局围绕“天蓝、水清、食安”总目标,依托合成作战、基础管控、执法办案“三大中心”,构建形成专业化侦查打击、多元化治安防控、精细化执法办案“三大体系”,统筹食药环、网安、刑侦、经侦等警种力量、数据资源和技术手段,成立专业侦查办案队,实现以“团队”打“团伙”、以“专业”打“职业”。
通过建立公检法联动机制,依法做好“医、养、食”等案件的逮捕、审查、起诉等环节衔接工作,做到快诉快审、震慑犯罪。
“前期,我们根据一条网上线索,在半个月内侦破一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5名。”食药环侦大队大队长王月清说,目前,已公诉14人。
据统计,2019年以来,该局侦办食品、药品、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案件6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7人,捣毁黑作坊、黑窝点59处,打掉犯罪团伙36个。食药环条线连续四年综合绩效位列泰州同类地区第一。
落实精准保障,护航产业发展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兴化市千垛菜花景区、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了旅游旺季,日接待游客峰值约6万人。而在游客尽兴游玩的背后,每日有数十名民警、辅警在默默守护。据不完全统计,千垛菜花节期间,民警共帮助游客找回丢失财物80余次,寻回走失人员21名,劝阻在危险区域涉水游玩人员60余名。
大健康产业事关民生福祉。兴化市公安局聚焦健康旅游、健康生态、健康养老三大支柱产业项目,从细科学评估风险,从精制定工作预案,从快落实精准保障,从优护航产业发展。
每年三四月份,在千垛菜花、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等景区和游客入住的酒店、民宿等重要场所逐一落实警力部署,全方位做好内场控制、外围管控、交通保障、应急处置等工作,强化各环节、各领域安保全覆盖,做到“内场安全、外围畅通,水陆一体、万无一失”。
作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生态示范区,兴化市已成为野生鸟类的重要栖居地和繁殖地。针对非法捕猎、贩卖野生鸟类违法行为,该局依托警网融合、群防群治机制,坚持露头就打,提升打击合力,推动基层基础与侦查破案互为反哺,共同守护良好的生态环境。2020年以来,共侦破非法狩猎类案件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
为护航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向康养中心和老年人公布社区民警电话,第一时间提供应急救助服务;运用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手段,开展防走失及查找服务。同时,定期深入水上森林、金泰阳等康养中心开展消防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兴有颐养”落到实处。
经了解,一年来,该局联合相关部门,破获各类养老诈骗案件3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0人;办理医保诈骗犯罪案件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6人。
提升服务质效,擦亮健康底色
某药业公司是一家高新医药企业,生产经营经常需要购买和运输易制毒化学品原料,面临运输许可办理频次高、来回奔波多等难题。
兴化市公安局政务服务管理大队在落实“警快办”政务帮办代办服务的同时,对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许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相关企业每次只需在办公室轻点鼠标就能办好全部手续,真正“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群众少跑腿”。
需求有限,服务无限。兴化市公安局围绕人才引进、企业维权、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着力在优化政务服务、民警柔性执法、守护老年群体上拓宽路径,更好地为大健康产业发展解难纾困、保驾护航。
紧扣健康食品产业、特色产业园区人才引进需求,在该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人才窗口”,全面深化“首接负责制”和人才落户“一件事”改革,打通“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2022年,共受理服务事项263件,为36家企业提供“特需服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69个。
围绕优化公安执法服务和营商环境建设,对涉企轻微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坚持包容审慎柔性原则,不通过信用公示平台向社会公示。对确需公示的,及时按规定办理信用修复,全力降低对涉案企业的信用影响。2022年以来,累计复盘涉企警情867起、案件216件,对38家有轻微违法行为的企业不予行政处罚。
目前,兴化有523个行政村。针对老年人居多的实际,聚焦以提供“养老治病”“销售养老产品”等为名实施的诈骗犯罪,坚持防诈预警、宣传先行,运用网络、商场、出租车LED广告屏及社区警务室、小区广告栏、农村“大喇叭”等,开展滚动式反诈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