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实行“一案一复盘”,遏制电诈发案
2022-09-26 09:24:00  来源:人民公安报

  今年以来,江苏省泰州市公安局针对发生的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实行“一案一复盘”,从源头宣传防范到案件警情处置,找准短板弱项,实行“围追堵截”,全面遏制发案。据统计,今年1月至8月,泰州市公安局组织民警深入社区、企业开展宣传,覆盖受骗高危人员2.5万余人次,止付1.39亿元,冻结账户13340个、2.14亿元,发案同比下降21.5%,涉案损失同比下降19.6%。

  转变工作思路,刑侦督察联合“会诊” 

  泰州市公安局深入推进“云剑”“拔钉”“断卡”“断流”等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然而,当前电诈犯罪不断改头换面,境内外相互勾连,由此带来因侦查破案涉及范围广、涉案人员多,导致破案周期长、追赃挽损难等现实难题。

  据介绍,由于大多数电诈犯罪的主要犯罪嫌疑人藏身境外,他们通过多种途径转移赃款,上游犯罪团伙成员与下游成员“不见面”“无接触”,警方抓获的往往都是下游洗钱转移赃款环节的团伙成员,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全链条打击。

  如何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电诈案件发生?及时、精准的宣传防范是关键。为此,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联合督察部门对问题突出的电诈案件实行“一案一复盘”,进行逐案“会诊”。一方面,对犯罪分子的犯罪伎俩和受害人被骗全过程进行全面复盘;另一方面,针对各类不同案件制定相应的宣传防范策略,提出工作建议。

  泰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称,他们不仅要通过“一案一复盘”查找反诈宣传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防范漏洞,查找群众识骗能力不足的根源,还要查找在打防各个环节上的短板弱项。

  深入“解剖麻雀”,找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漏洞 

  “年初,民警到我们企业上门进行过宣传,让财务在工作中注意防范冒充有业务往来的企业财务诈骗,但没有说到让我们老板预防冒充乡镇领导的诈骗。”

  “无论是冒充什么人,不都属冒充熟人的诈骗吗?”

  “‘领导’难得开口(借钱),没好意思多问,就转了账。”

  这是泰州市公安局对一起冒充熟人实施诈骗案件进行复盘时,调查人员和受害人的一段对话。7月8日,某企业负责人张某被诈骗犯罪分子通过微信冒充乡镇领导诈骗3万元。

  “其实,无论是冒充企业财务人员还是冒充乡镇领导,只要打个电话,就能识破,问题就出在没有确认身份这个环节上。”该局督察支队相关人员介绍。

  小王是一名遭遇“连环诈骗”的在校大学生。第一次,他在网上被骗子以“刷单兼职”诈骗了8000元。此时,他没有立即报警,而是试图在网上“搜索”找到挽回损失的方法,结果又遭遇了第二波骗子被骗近两万元。案件经过复盘,小王自己得出结论:刷单兼职不可信,一旦发现被骗,第一时间找警察。

  泰州市公安局经过对一起起案件复盘发现,一些反诈宣传的方法不够接地气,尤其一些专业化的表述群众听不懂,一些防范宣传覆盖面还不够广。此外,犯罪分子作案手段花样不断翻新,防范宣传缺乏全面性、及时性、针对性、精准性。

  实施围追堵截,针对电诈案件“下猛药” 

  “如果接到短信说你社保卡出了问题,要你点链接,这是诈骗短信,千万不能点。即使真的社保卡有问题,去一趟社区问一下,就全清楚了。”日前,泰州市公安局医药高新区分局明珠派出所民警深入辖区开展反诈宣传,语言通俗易懂,群众听了连连点头。

  泰州市公安局对发生的电诈案件开展“一案一复盘”后,采取了“围追堵截”的应对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案件发生。“围”就是围绕突出多发的电诈犯罪、围绕易受骗群体针对性开展集中宣传、上门宣传、反复宣传;“追”就是针对正在遭受诈骗的群众坚持追上门、追到人,直至成功制止;“堵”就是运用科技手段对可疑电话、App、短信实行全天候预警监测,堵住诈骗通道;“截”就是警方一旦接到电诈案件报警,迅速依托反诈中心,与银行等金融部门实施即时联动堵截,对涉案账户被骗资金进行紧急冻结止付。

  孙大爷就是民警“追”上门的受益者。他被骗子以“孙子出了交通事故”为由实施诈骗,第一时间被民警发现。可任凭民警在电话里如何解释,“救孙心切”的孙大爷就是不信。直到民警追上了门,当面联系上他的孙子,才避免了损失。

  “冻结止付这个环节,最关键的是受害人迅速报警,我们接到报警,这时往往就是跟骗子在拼速度,直接决定了能否成功‘截’得住被骗资金。”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8月6日16时许,市民周某由“网友”介绍参加某投资项目,直到无法提现时才发现被骗。接到报警后,泰州市公安局迅速与相关银行联动,第一时间止付21个涉案账号,最终成功冻结被骗资金50余万元。据统计,今年以来,泰州市电诈立案同比下降23.1%。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