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古董拍VR 专骗老年收藏家
2022-05-18 14:22:00  来源:“泰州政法”微信公众号

  “说句实在话,网络交易,本来我内心确实有点担心对方会骗走我的古董,万万没想到他们居然骗我的VR制作费!如今的电信诈骗手段,真是层出不穷!”江苏靖江的老董在向检察官陈述被骗经过时惊愕不已。 

  案情回顾 

  老董现年75岁,是个古董迷。年轻时就爱看鉴宝类节目,退休后常去古玩店“探宝”,隔三差五还专门前往其他省市“寻宝”。十几年下来,老董的藏品颇丰。随着古董越来越多,老董想出手一些,于是便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古董信息。子女知道后也很支持,但是也不忘提醒他要注意防范,小心骗子骗走古董。老董虚心听取建议,把子女的话放在了心上。 

  “您好,我们是上海专门介绍收购藏品的工作室。”

  这天,老董的微信收到了一条好友申请,添加好友后,对方表明了身份,是一家古董交易中介公司,在网上看到了老董发布的藏品信息,称可以免费帮助寻找买家出售藏品,牵线看货不收任何费用,如成交则收取5%佣金。老董想起了子女“小心防骗”的忠告,要求对方提供营业执照。对方爽快地发来了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确实写着古董收购与出售。老董看对方的昵称是“专业藏品收购”,头像古色古香,中介的模式也没有什么问题,觉得自己一分钱没花,卖不出去也没有什么损失,欣然同意。

  几周后,中介公司打来了电话:“老先生,我们非常欣喜地通知您,有一位香港买家看中了您的藏品,如果藏品没有问题可以上门收购。”老董将信将疑,这么快就找到了买家?但转念一想,中介公司说的是上门收购,这大活人当面交易应该出不了问题。对方称在看了藏品基本信息后,买家报价在5万元左右。这下老董喜出望外,自己心理价位在3万元以上,买家明显识货且熟悉市场行情。老董表明了成交意向。中介公司随后表示正值疫情期间,买家从香港来内地要坐飞机,还要隔离,为了能给出更精确的报价,更好地促成这笔交易,希望老董能先拍一个藏品的“VR” 视频,以便买家更好地看到藏品的细节。老董也觉得买家来一次不容易,同意制作视频,但平时连听都没听说过什么是“VR”视频,更别说制作了,这让老董犯起了难。对方解释“VR”视频是一种能放大、缩小、旋转的视频,能360度无死角地展示藏品,如果老董不会,可以找他们固定合作的广告公司制作。随后,老董添加了中介推荐的广告公司的微信,按要求拍摄了多张藏品照片发给了对方,支付了800元的制作费。 

  几天后,老董询问广告公司“VR”视频制作进度,发现自己已被拉黑,中介公司也联系不上。老董心里一惊,这才知道自己被诈骗了,赶紧报案。 

  公安机关迅速展开侦查,将诈骗团伙抓获归案,以苏某为首的5名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后查明,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间,苏某先后招揽李某等人为手下,通过网络购买古董卖家信息,由李某等人冒充古董买卖中介,通过微信主动联系卖家,虚构有古董买家的事实,以买家要求提供古董VR视频为由,诓骗卖家联系苏某制作VR视频,从而骗取高额制作费用,诈骗对象大多是中老年人,涉案金额23万余元。经江苏靖江市检察院提起公诉,2022年3月,苏某等5人因犯诈骗罪,分别被判处四年至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 

  检察官提醒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多发,手段层出不穷。随着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老年人对常见的诈骗形态已有了一定的防范意识,直来直往的诈骗越来越少,出其不意的诈骗越来越多,犯罪分子往往层层下套,诡计连环。老年朋友们应时刻绷紧一根弦,树立防诈意识,守好自己的钱袋子,护好自己的养老钱。一旦受骗,请立即报警,千万不要因为损失不大而放纵犯罪。 

  法律链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