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突如其来的“国字号”荣誉,陈老先生去汇钱了……
2022-03-31 10:15:00  来源:“江苏检察在线”微信公众号

  “艺术界巅峰艺术家”“百位书画英雄”“跨时代艺术楷模大师”“艺术百年传承人”……这些让人肃然起敬的头衔,竟然都是山寨版。其背后是一群以“文化”为名进行诈骗的罪犯团伙,他们打着“国字号”招牌,专门为老年人颁发假荣誉和假证书。

  2022年1月12日,一起针对老年书画爱好者的电信网络诈骗案在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法院宣判:16名被告人均因诈骗罪获有罪判决,刑期不等,最高刑期为有期徒刑11年。

  突如其来的“国字号”荣誉 

  江苏靖江的陈老先生年逾古稀,但身体不错,精神矍铄。老爷子平时喜欢挥毫泼墨,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书画爱好者。

  2020年7月的一天,陈老先生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工作人员,名叫李龙。他说,早就得知陈老先生在书画圈颇有名气,希望他能提供作品,参加由他们组织的防控疫情网络书画展活动,届时还将评出各类奖项。

  陈老先生从未受到如此“高级别”的比赛邀请,见对方语气和善,彬彬有礼,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精挑细选了几幅作品,邮寄给对方。

  几天后,李龙电话通知陈老先生,他的作品已通过专家评选,即将给他颁发“艺术抗疫英雄”勋章,陈老先生十分高兴。随后,李龙称只需要缴纳12800元备案注册费,证书和勋章可以通过快递邮寄的方式寄给陈老先生,收到勋章时再直接付款。陈老先生信以为真,收到勋章的同时就支付了12800元。

  过了不久,李龙又打来了电话,说陈老先生的作品已经得到某国皇家艺术学院认可,希望能够聘请他作为该学院的客座教授,同时将他的相关作品编撰到学院教材中,但是需要承担36800元的教材印刷费用。陈老先生依然深信不疑,很爽快地支付了这笔费用。

  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晚上一家人聚餐时,陈老先生将金色的勋章和红色的聘书自豪地向家人们展示,并表示自己已经被聘为某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本以为儿孙们都会为自己高兴,可心细的女儿拿着聘书、勋章仔细地看了看,总感觉哪儿不对劲,听说父亲为此还交了几万块钱,女儿更是心生疑惑。第二天一早,女儿便拨通了官方电话进行核实,工作人员郑重地告诉她,从未举办过类似活动,也从未颁发过此类勋章。

  女儿立即拨打电话报警,直到案发,陈老先生都不肯相信自己被骗的事实。

  很快,泰州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得出结论,陈老先生收到的聘书、奖牌等资料、文件均为假冒。同时办案民警也查询到,快递寄件人和收款人为同一人韩君。而民警进一步侦查发现,联系受害人、发布虚假消息、制作假冒聘书的并不止韩君一人,背后有一个分工明确、结构严整的诈骗团伙。

  诈骗团伙浮出水面 

  随后,经过公安机关查证,一个专门针对老年人文艺爱好者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犯罪嫌疑人韩君是河北保定人,常年在北京打工。2017年,他与亲戚刘明在北京成立了一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是给艺术家们做广告,负责宣传和包装。

  刘明原本在一些艺术广告公司工作过,因手头掌握了不少艺术爱好者的资料和联系方式,两人动起了歪心思。他们招来不少业务员,进行一番话术培训后,便将手头的艺术爱好者资料分发给他们,让他们挨个打电话或加微信。

  一开始,他们声称自己是某艺术网站的工作人员,可以帮这些渴望出名的艺术爱好者发布作品和个人简历,以提高知名度,每人收取1500-3000元的广告费。

  2020年疫情期间,刘明等人开始虚构举办 “防控疫情、众志成城——艺术家在行动”网络展,邀请艺术爱好者参加。

  “业务员会告诉这些老师(艺术爱好者),我们是某网络资讯台艺术频道的,专门承办国内各大艺术比赛,邀请他们参加。如果老师们感兴趣,我们就会将活动的邀请函发给他们,让他们邮寄作品,每人收取1000-2000元的参展费。”事后,犯罪嫌疑人刘明交待。

  这一招效果不错,有很多艺术爱好者报名参加。于是,刘明等人胆子越来越大,开始打着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的名义招摇撞骗,声称对方被授予诸如“艺术界巅峰艺术家”“百位书画英雄”“跨时代艺术楷模大师”“艺术百年传承人”等称号,给他们颁发假的获奖证书,诱骗这些艺术爱好者通过快递到付、微信支付、银行转账等方式支付宣传费、注册费、档案管理费等费用。

  “我们一进入该团伙的办公场所,就看到办公桌、货架、地面上摆放着不计其数已经制作完成的假会员证、假聘书、假奖牌,五花八门、各种材质的制假道具堆满了整个屋子。直至被抓,骗子们还在拨打着诈骗电话,往外邮寄各种假冒的证书。”据办案民警介绍,经过清点,警方扣押各类假冒证件、聘书、奖杯、奖牌上千个。

  专挑离退休书画爱好者下手 

  从 2020年4月至10月期间,该公司共骗取500多名受害人共200余万元。

  该案承办人、靖江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员额检察官黄滔介绍,该团伙施行公司化运作,流水线作业,层级分明。有专门收集文艺爱好者信息的“收集员”,有冒充协会工作人员的“联络员”,有专业制作假冒证件、证书、奖牌的“制假员”,有专门负责对外邮寄快递的“发货员”,还有汇总人数、诈骗金额的“统计员”……诈骗所得的钱财由负责人韩君统一进行管理和分配,按照经理、组长、业务员三个级别进行分赃。

  而且,该团伙专挑离退休书画爱好者下手。一方面瞄准他们老年孤独、渴望得到认可和出名的心理,设下圈套,步步为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心都产生了退行性变化,应激能力的下降,使他们缺乏对事物的准确判断,更容易被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所蒙蔽。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本应是老龄化社会的应有之义,书画爱好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但老年人在收到这些电话、微信等信息的时候,还是要多留个心眼,与子女多沟通,并通过相关部门进行核实。”检察官黄滔表示。(文中涉案人物系化名)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