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一封感谢信寄入江苏省泰州市兴化法院。“假若法官都像陈虹”——打开信封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58岁的陈虹是兴化市人民法院员额法官队伍中年龄最大,且仍然在审判一线办案的女法官,每年承办民商事案件近百件。陈虹将人生中的三十多年都奉献给了司法事业,出于对法律的热爱,虽然已临近退休,但她依然坚持在法官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图:陈虹(左二)实地查看破产企业现状
看到感谢信时,陈虹法官连连摆手,表示“受之有愧,只是尽职尽责”,同办公室的法官助理却急忙反驳,“我是案件亲身经历者,陈法官仅通过电话、微信便解决了当事人申请执行6年未果的案款,当事人没有跑一趟法院,这难道不是‘魔法’吗?”。
这是一起申请强制清算案件。强制清算、破产类案件的审理和普通诉讼案件审理不同,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家往往谈之色变。陈虹没有采取粗暴的不予受理或者拖延对待,而是从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角度考虑,多花时间、多费精力做协调工作。
申请人对外地某法院作出的民事判决申请执行后,除诉讼保全到的金额由协助执行人主动协助履行外,余款一直没有得到执行。2021年2月,申请执行人申请兴化市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的公司进行强制清算。陈虹接到案件便进行了详细的了解调查,发现被执行公司没有其他涉诉涉执案件,强制清算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也可以通过执行和解实现当事人权益。同时在和双方深入沟通后,陈虹发现双方当事人对被执行人实际应付的款项,诉讼费、执行费等费用已经支付多少,尚余多少款项没有履行都不甚了解。于是,陈虹亲自前往外地法院调取执行案件档案,准确还原事实信息,为达成和解协议提供了事实依据。
图:陈虹(左三)多次来到现场劝导承租人按期腾空租用厂房
从感谢信中我们了解到,这起案件的破解法宝是 “爱心和共情”。陈虹同情申请人照顾老人难以离开的困难,整个协调工作都是通过电话和微信进行,申请人没有跑一次法院,也没见过陈虹本人。陈虹同情被执行人白手起家、创业艰辛,正值生产投入期流动资金不多的困难,提供方案为其降低诉讼成本,同时劝说申请人在金额和时间上让一点儿。陈虹耐心地在双方当事人中间反复协调,不厌其烦传递各方意见,最终于2021年4月28日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被执行人提前履行到位,申请人同时撤回了强制清算申请。
图:陈虹(中)走访慰问困难留守儿童
感谢信的最后写道“如果法官都如陈虹,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内心满意度是怎样一个幅度地提升!”这是对陈虹式“尽职尽责”最大的肯定。每天流经法院的案件有上百甚至上千个,每一起案件都饱含着当事人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它体现在对每一个案件的“尽职尽责”,更需要青年员额法官去继承发扬,为贯彻“司法为民”而不断奋斗。
让我们再重读一遍《感谢信--假若法官都像陈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