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围绕打造市域社会治理先导区、创新区、样板区这一目标,一手抓打基础、保稳定,一手抓谋长远、护发展,以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提升,推动更高水平平安姜堰建设。
突出整体性,做好资源融合的“加法”
加强力量融合,选齐配强192名职业化网格员和738名专兼职网格员,引导党员干警、机关党员、法学会党员会员下沉一线进网格,将“红色细胞”注入基层治理各领域各环节。加强手段融合,发挥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牵头作用,彰显行业部门、专业机构、民间组织优势,完善“三调联动”分级处理机制,依托村居网格家园设立“网格议事驿站”“说事评理小院”,延伸调解“触角”,全区矛盾纠纷解决率保持在98%以上,初信初访问题化解率达98.6%。加强机制融合,将家安、路安、校安、业安、食安、医安等六大系列平安创建行动嵌入网格化治理,全面推行“警格+网格+水格”“一村一辅警”等做法,形成平安建设在行业领域全面覆盖、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有机结合的治理“闭环”。
突出精准性,做好攻坚克难的“减法”
针对信访积案,开展“铁脚板走万家”“百业精业进网格”行动,深化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主动下访机制,依托网格走访、服务巡访、督查随访等手段推动问题化解。针对乱点乱象,以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为牵引,持续加强重点治安问题整治,拓展延伸信息网络、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四大行业领域清源,省挂牌治安重点地区全面“清零”,群众安全感达99.58%。针对公共安全,聚力整治“三合一”场所、出租房屋和“九小场所”等突出隐患,推进排查整改、疏导安置、长效治理各项工作,全区198户群租房全面“见底”,200余处治安隐患得到有效整改。
突出倍增性,做好科技赋能的“乘法”
强化“数治”思维,把数据汇聚、集成、共享作为社会治理基础性工程,推动各类要素全面采集、上图管理,累计汇聚565类数据37.3亿条,日均数据增量超过300万条。建实“数治”大脑,实战应用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整合网格化治理、政务12345、数字化城管等职能,完善信息数据研判、重大风险预警、突发事件管理等功能,构建三级联动、集成融合的社会治理“最强大脑”。拓展“数治”应用,建成全域覆盖、全时可用的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计划两年内对220个住宅小区、85所学校实施智慧技防升级,深化社会治理“码”上行动,建成“码”上解纷平台,实现社会治理“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考评”。
突出前瞻性,做好源头治理的“除法”
围绕风险防控,健全重大风险预测预警预防体系,深化风险研判、风险防控协同、决策风险评估和风险防控责任“四项机制”建设,建立“四色”预警制度和分析研判“一本账”,分类分级研究制定化解路径,逐个清账销号。围绕人员管控,优化特殊人群关爱帮扶体系,强化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和社会服务,超前预警稳控重点人员,严防聚集滋事和个人极端案(事)件,全区街面刑事案件发案率持续下降。围绕舆情导控,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变化,聚焦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领域,全面落实舆情处置应对“三同步”机制,有效清理意识形态风险隐患,全力维护网络社会安全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