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林:既做“啄木鸟”又当“护林人”
2021-07-30 14:14:00  来源:人民公安报

  张宏林,1977年出生,1995年12月入伍,199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11月从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江苏省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督察大队教导员,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先后获得泰州市“十佳监督民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督察民警被誉为警营“啄木鸟”,担负着警队内部的执纪督察、改错纠偏、民警维权等责任。在基层锻炼2年后,2008年8月张宏林调入江苏省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督察大队,一干就是13年。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坦言对“啄木鸟”这个称呼又有了新的认识。

  “督察民警要做勤奋的啄木鸟,只有把腐蠹树木的害虫啄出来,才能让树木茁壮成长。”张宏林说,现在他不仅要“挑毛病”,更要当好“护林人”,治病于初萌,防患于未然,当民警忠言逆耳的诤友,还原事实、维护正义。

  依规矩办事,督察有“温度”

  “督察民警就像一架天平,一边是群众,一边是民警,偏袒一方,天平马上失衡。”这是张宏林的座右铭,也是伴随了他13年的警示语。小到查民警着装、办公卫生环境,大到查取保候审资金流向、群众反映的民警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等,张宏林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2018年6月,张宏林通过网上督察平台对分局办案中心进行例行巡查时,发现看管民警未按规定履职导致嫌疑人乘隙吞食了异物,督察部门当即介入处置,有效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恶化。两名看管民警虽按规定作了处理,但他们心有余悸的同时也倍感庆幸:幸亏被督察发现,不然这个案子很有可能就酿成重大执法安全事故。

  在对基层单位的隐患漏洞开展跟踪督察时,张宏林始终坚持发现一个、分析一个、解决一个,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事督察工作13年来,20名民(辅)警被他移交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处理,7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受到刑事追究,179人次受到问责处理。

  通过“铁规矩”净化警队环境,严格执法,一身正气,是张宏林当督察信守的第一原则。但张宏林心里也有本“账”,对于亲如兄弟的战友,他最不能容忍基层民警流汗、流血又流泪。

  张宏林给自己定了“两个凡是”:凡是民警在执法中受投诉受误解时,第一时间还原真相;凡是民警受委屈受冤枉的,第一时间维护权益。

  今年5月,张宏林接到群众投诉,称民警翟阳阳在出警过程中不穿警服、不出示证件、不携带法律文书,询问态度粗暴。事后,张宏林向翟阳阳询问情况,翟阳阳委屈地讲述了原委,是当事人非法占用河边绿化带种植,不配合调解。张宏林默默调阅了处警时的执法记录,迅速有力地证实了民警在取证过程中合法文明规范的事实,在事实面前,当事人也认识到了错误并真诚悔过。

  “本以为事情就此了结,没想到第二天,张教又来了。”翟阳阳说,看到张宏林带去的慰问信和澄清书,他感动得眼眶湿了,他说:“有督察民警做后盾,会更加努力工作。”

  13年来,张宏林依法办结了2165起督察信访案件,无一例被举报投诉,办结率99%。

  与时俱进,叫响“督察大家看”招牌

  在张宏林看来,当好“护林人”,要从细节抓起,“挑毛病”不是带着刺盲目地去“扎人”,是要祛除跟不上新时代新发展新要求的旧思想、臭毛病。

  2010年,在泰州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张宏林暗访发现,某派出所服务窗口脏乱差、服务设施不齐全,当即对负责人谈话提醒,并从手机视频中得到启发,将这些现象一一拍下来,让大家来点评。

 

  在征得局领导支持后,张宏林从2010年开始,将暗访以及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做成《督察大家看》专题片,每月播放一期,从开始的只有录像到现在的随镜头解说点评,专题片越发有震慑力。至今,《督察大家看》专题片已经出了132期。

  今年3月底,姜堰某校园因周界报警系统长久失修,轻易被人翻墙进入,后虽被保安及时发现,但此事引起张宏林警觉。5月,局务会上播放了张宏林制作的新一期关于校园安保的《督察大家看》专题片,参会的各责任单位负责人“红了脸、出了汗”。会后各单位快速行动,全面推动检查整改,落实校园安保快速反应机制。

  除了实地查,张宏林还向科技要警力、向数据要问题。2017年5月,根据工作安排,他组建“全访评督察中心”,在当时,这是江苏省第二家县级公安网上督察中心。中心整合了民意效能监察、网上督察、民意诉求等方面职能,主动发现工作问题、受理群众投诉、整改意见反馈,能及时发现在单个数据源中无法发现的问题,对各类异常违规行为进行实时监测。

  高质量的网上督察工作助推了各项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稳步提升,对此淤溪派出所所长孙旭日深有感触。2020年,张宏林督察发现,淤溪派出所在警民熟悉率和公众满意度得分很低,在全局排名靠后。

  通过了解,张宏林发现问题出在民警队伍结构上,老民警较少且忙于各类案件,新警比较多,对社区工作缺乏经验。后来,张宏林发出督察建议,对新老民警搭配科学安排,在社区走访上科学安排时间,且针对新警组织开展培训。2021年,张宏林再次督察,社区群众对民警的知晓率和公众满意度均达到80%以上,一举跻身先进行列。

  轻伤不下火线,身体力行影响身边人

  张宏林每天一大早就出门,但不是去单位,而是去单位不远处的一家针灸诊所。

  2020年9月,他在上班途中遭遇重大车祸,颅底骨折、颅内出血的他昏迷了5天,妻子不敢告诉年迈的父母,怕老人经受不住打击,只能说他出了远差。5天后,张宏林经抢救终于脱离危险,醒来后,执拗的他感激妻子照料之余,就是让妻子打电话询问一项督察工作的开展。

  住院27天后,恢复行动的他得知医嘱“颅内已无大碍,好好静养”后,便要求妻子办出院手续。妻子含着泪办好手续,一再打电话给局领导,希望不要给张宏林压力,让他赶快恢复健康。

  当时,正值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安保维稳督察的关键时期,张宏林出院后,立即把群租房整治督察提上日程,开展暗访督察和突击检查,保证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督察大队大队长蔡鹏飞介绍,张宏林以实际行动感染了身边每一个人,“克己奉公”用在他身上一点也不为过。

  那场交通事故,由于张宏林出院早,留下了面瘫的后遗症,医生建议针灸治疗。但姜堰中医院离单位远,最后他选择了附近的针灸诊所治疗。“离得近,不耽误工作。”张宏林说。

  现在张宏林的面瘫有所缓解,但说话仍不是很利索。让他欣慰的是,他和民警间的“距离”似乎拉近了许多,包括以前被他“处理”过的同事。他与局里三分之二以上的民警成了微信好友,工作开展起来,同事们都非常支持。

  “工作中因主观原因违反相关规定,被张教督察处分后,开始还有些怨气,但如不是他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我很可能受到刑事追究,那才后悔莫及。”民警小许说,张教的高标准、严要求,其实完全是为了警队,他的身体力行让每个人折服。

  建党100周年安保督察以来,张宏林一边治疗,一边开展工作,检察重点目标部位53处,走访企业和行业单位85家,暗访群租房、危化品企业和物流网点59家,检查公安基层所队50余个(次),查纠各类问题隐患120余个,牢牢守住了安全稳定底线。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