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后,在帮助民营企业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政法各部门都拿出了一系列举措,但是效果怎么样,有没有评估?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民营企业有没有新需求,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有没有落到实处,我们柔性执法司法是不是可以用起来?”3月17日,江苏省泰州市“弘扬‘三个不相信’精神、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主题报告会暨全市政法领导干部政治轮训班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在泰兴市杨根思烈士陵园举行,泰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副组长孔德平的一席话引发大家的思考。
走进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挺拔的雕塑——“爆破大王”、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一身戎装怒视敌人,左手攥拳,右手紧抱炸药包,背依山体,脚踏侵略者钢盔,坚毅的眉宇间尽显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在战场上,英雄喊出了铮铮誓言: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聆听泰兴市委党校鞠晶老师的介绍,时光倒回到1950年11月29日,在战斗最激烈的小高岭1071高地,打出最后一颗子弹后,杨根思埋伏在高地上,当美国兵快到山顶时,他抱起一个炸药包,拉响导火索,冲向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践行了“人在阵地在”的誓言。
伫立雕塑前,英雄当年的誓言,犹在耳畔。“杨根思绝对忠诚,‘这辈子都交给党’‘不怕困难九十九’‘保证人在阵地在’‘要和敌人拼到底’。他的壮举告诉我们,绝对忠诚不是空洞的口号、高调的表态,而是体现在工作岗位上、内心选择中。”孔德平说,这次轮训采取分专题、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不集中并不是轮训标准的降低,要切实把握好目标、问题、效果“三个导向”,具体抓好“三个领悟”:从杨根思先进事迹中领悟绝对忠诚的深刻内涵;从“三个不相信”精神中领悟绝对忠诚的实践路径;从教育整顿的目标任务中领悟绝对忠诚的具体要求。
70多年来,“三个不相信”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为官避事平生耻,知难而上勇担当。”据泰州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朱广州介绍,泰州政法系统不断发扬“三个不相信”精神,近年来,成功获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首批试点,关爱事实孤儿等品牌在全国推广,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王小莉、蔡国栋,全国十佳公诉人丁铌等一批典型,全市群众安全感、法治建设满意度、执法司法满意率保持在全省前列。
在党员组织生活馆,全体人员聆听了《赓续红色血脉 弘扬“三个不相信”精神》专题党课,探寻“三个不相信”精神的动力源泉,学习杨根思铁心向党的绝对忠诚、血战到底的英雄胆气、牢记使命的铁血担当。孔德平说,“三个不相信”精神完美诠释了政治执行力的最高境界。市委提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长三角地区最具安全感城市,这直接考验政法系统的政治执行力。我们要多问问: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去年成绩不错,今年如何更进一步?泰州市公安局海陵分局城中派出所所长汪洋说,辖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是检验教育整顿成果的“试金石”,他们将推出枫警服务先锋队伍、优化平安前哨工作模式等探索,将教育整顿工作做实做细,融入到服务群众的点滴小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