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巧做“加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2.0版
2020-05-14 11:11:00  来源:江苏政府法制网

  “请问由于复工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企业能否以继续履行合同明显不公平为由主张解除合同?”“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因此在理论上,由于复工后原材料价格大涨,企业可以继续履行合同明显不公平为由主张解除合同。”近日,面对与企业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江苏运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在线“云”解惑。

  连日来,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司法局创新做好“三个加法”,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2.0版。

   线上+线下,精准护航企业加速开跑

  不久前,江苏碧泓律师事务所在走访中,当场帮助泰州某交通集团审核采购防疫物资、防疫设备的购销合同,为泰州市交通产业按时复工提供了法律保障。

  这得益于海陵区整合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律师、公证员等,特别组建的“法律帮帮团”。

  据悉,这支队伍深入企业开展驻厂服务、法律“体检”,为企业并购、知识产权、招标投标等提供线下“一揽子”服务,并重点排查企业复产复工中合同履行、股权融资、劳动争议等问题,形成“一企一策”。目前,已累计走访企业236家,提供法律建议37条,审阅合同118份,协助化解涉企纠纷31件。

  该局还搭建法企互动云平台,依托“12348江苏法网”、法惠海陵公众号、法润民生群等载体,链接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18家律师事务所,推出法律咨询、政策索引、延时服务、预约办理等法律服务,全时空助力企业“云上跑”。

  服务+督查,双轨推进服务规范升级

  “陵好办”是海陵区创新推出的营商环境督查平台,区司法局积极整合律师、公证、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入驻服务,对涉企法律事项4小时内予以答复,推动“最多跑一次”承诺有效前置。

  在全域推行“黄橙红”三级预警机制,联合区效能办、发改委等多部门定期开展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专项督察,针对企业投诉反馈的不作为、慢作为等行政执法行为,视情况发放黄牌、橙牌或红牌进行预警,处置结果纳入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倒逼行政执法水平规范升级。

  减负+减证,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牛鼻子”工程,海陵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在全市首创精简产业集聚区的经营场所登记材料,实现一纸证明即可登记;推广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套餐,实现新开办企业1.5个工作日完成,为市场主体干事创业激发动能。

  不仅如此,该区还开通涉企行政复议“快速通道”,完善公开听证、实地调查和专家咨询等方式,对属于复议范围但缺乏要件暂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要求一次性书面告知补正事项。推出行政执法检查登记备案模式,要求执法机关涉企例行检查、日常巡查等活动事先报备,避免多层多头重复执法,护航企业轻装“上阵”。

  该局局长王桂兰表示,下一步,海陵区司法局将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最新部署要求,全面推开“司法行政法治同行”“惠民利企”“春风行动”等系列活动,为辖区企业、困难群众、进城务工人员等提供及时高效法律服务,努力打造更加高效透明、暖企亲商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