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吴江区:家事“疙瘩结” 有了新解法
2025-08-27 10:07:00  来源: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吴江政法

家事纠纷,“法结”与“心结”交织,不能仅停留在法律层面的裁决,更要心系当事人情感需求。从婚恋纠纷到夫妻矛盾再到遗产争议,像这样剪不断理还乱的闹心事,现在有了更为便捷高效的解决平台。如果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那些暂时“不相似”的家庭,或许能在这个“解忧中心”找到出路,寻觅到自己的幸福——

“这日子没法过了!我要离婚!”李女士怒气冲冲走进苏州市吴江区综治中心,手里攥着一叠材料。

李女士和丈夫感情破裂,因为儿女抚养权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父母劝不住,好友调解不了,矛盾越积越深。经引导,李女士来到了吴江区综治中心新设立的婚恋家事纠纷联合调处中心。

在这里,经验丰富的调解员耐心倾听夫妻双方诉求,并释明相关法律法规,指导法官还给予了专业意见。

三天后,夫妻俩心平气和地签下调解协议,两人均同意离婚,并就孩子抚养问题达成一致。

专人办专事 解纷高效又安心

这样的“化干戈为玉帛”并非偶然。

为及时有效多元化解婚恋家事纠纷,构建和谐稳定的婚恋家庭关系,今年8月,吴江区综治中心、区人民法院、区妇联、区公安局和区司法局五部门联合“搭台”,正式成立吴江区婚恋家事纠纷联合调处中心,让“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务事,找到更专业、更温情的解纷路径。

很多纠纷看似是“一口气”,背后却是情、理、法的复杂交织。联调中心汇聚了多方解纷力量,配备综治中心调解员、法院特邀调解员等5名常驻“老娘舅”,他们既会解法结,也会解心结。调解员们有的是处理家事纠纷的“老法师”,有的是精通心理疏导的“知心人”,他们组成的“解纷联盟”精干有力。

根据流程规定,调解员在接收纠纷10日之内就会及时地向当事人了解相关情况,组织开展必要的调查核实,并开展针对性调解工作。对于调解成功的纠纷,调解员会及时制作调解书,调解不成则会引导当事人选择合法途径化解纠纷。

肯定有人会问,这样的调解书能约束对方的行为吗?如果双方已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对于符合条件的申请,法院在30日内出具确认文书。

联调中心 不止于调解

但联调中心的作用可不止于调解,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不坐等矛盾上门,而是主动“向前一步”。

联调中心会“接力”调解公安局移交的“非警务类”家事纠纷,快速处理综治中心接待的夫妻矛盾、遗产争议,还会提供专业团队全程跟踪妇联接到的家暴投诉和抚养权争议。

对于调解成功的案件,联调中心还提供“售后保障”服务。

根据工作安排,联调中心每周都有固定时间“专家坐诊”,心理咨询师、律师轮流值班,帮当事人走出情感阴影、理清法律困惑。妇联会坚持“暖心回访”,定期联系当事人询问调后情况,防止矛盾反复。联调中心还会常态化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注重法治宣传和家庭美德教育,指导社区居民用法治思维处理家事,从源头减少纠纷。

这样全套完备的解纷服务背后,势必是多部门的凝心聚力,只有五指攥成拳,才能让纠纷化解达到最好的效果。

联调中心运作过程中,区综治中心负责协调各方力量,做好导服台精准分流,协调日常运营管理;区人民法院负责诉调对接、司法确认、财产保全等工作,配合加强对联调中心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联合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区妇联发挥“娘家人”优势,组织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入驻综治中心调解专区,参与纠纷化解;区公安局突出矛盾流转联调联处,负责对纠纷中涉及的违法犯罪行为快速联动处置;区司法局负责统筹调解资源,提供法律援助,做好法律宣传工作。

家事无小事,联调中心就像一座桥,一边连着法理,一边系着人情。吴江区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协同各职能部门重点推进“类型化纠纷调解”,尤其针对彩礼纠纷、抚养权争议等高频问题,制定标准化调解方案。同时,全力推动“智慧调解”,探索线上咨询、视频调解,让群众少跑腿,着力推进“人才库升级”,吸纳更多婚姻家庭咨询师、家事律师加入,让解纷更快、更暖、更专业。

如果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那我们希望那些暂时“不相似”的家庭都能在联调中心找到出路,寻觅到自己的幸福。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