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区以创新驱动、实践筑基,积极探索多元化矛盾化解路径,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调解体系,走出了一条极具示范意义的基层治理新道路。
点单式服务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在吴江区平望镇,“点单式”矛盾纠纷调处服务在群众中获得好口碑。该模式依据调解员专业特长分类公示,让群众自主选择信赖的“公道人”。7位基层调解能手组成队伍,在邻里纠纷、土地流转等不同领域发挥专长,凭借专业能力与威望赢得群众认可。今年初,顾扇村一对亲兄弟因建房及土地归属产生纠纷。他们来到平望镇综治中心,选择本村退休干部龚瑞荣调解。龚瑞荣发挥“三缘”优势,经过3个月努力,这起复杂纠纷成功化解。平望镇构建“接单—点单—送单”闭环体系。群众在调解中心按需选调解员,调解后镇村干部及时回访优化服务。该模式运行至今,已化解40余起矛盾。
“家门口”的调解室亮眼。江陵街道湖东社区新市民占比超95%,“邻友爱”调解工作室创新“三步调解法”,成功化解人保理赔纠纷,被称为“异乡的娘家人”;盛泽镇“刚哥”调解工作室展现“治未病”智慧,在解决独居老人燃气纠纷后,通过智能设备和微信群实现邻里互助;桃源镇调解“天团”郑芳燕工作室以“四心五勤”化解家庭矛盾,“邵娘舅”用“人情账本”破解邻里纠纷,共同织就温情调解网络。
服务企业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盛泽镇通过“送法进企”成立“调解联盟”,构建“观察员—联络员—调解员”服务体系,将纠纷化解关口前移。今年3月,黄某上班途中受伤,其家属与公司就工伤认定产生分歧。经企业调解联盟上报,镇综治中心调解员迅速调查调解,通过释法明理促使公司给予补偿,展现专业化调解机制的支撑作用。
如今电子商务领域纠纷日益增多,吴江区成立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联动调解中心和电子商务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整合纠纷化解资源,通过深化“简诉快调”,综合运用电话、微信、视频等远程调解方式快速办结,涉电子商务纠纷的平均办理周期缩至2天。今年以来,当地共联动开展企业走访电商企业40余家,接受涉网络消费咨询200余人次,办结涉电商消费投诉10件。
目前,吴江区共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41个,特别是劳动争议、消费纠纷调解组织等,有效服务企业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数字赋能 创新解纷新生态
吴江公证处联合综治中心完成全区首例“公证+调解”在线视频签约存证。一起因月嫂与雇主工资结算引发的纠纷,因当事人身处异地调解困难。调解员依托“苏州存”区块链存证平台,远程核实身份、记录协商,秉持“情、理、法”促成双方一致,区块链技术保障协议法律效力。
近年来,吴江区深化“公证+调解”机制:设立公证窗口,派驻“公证老娘舅”;与多部门协作实现矛盾“一站式”化解;升级“智慧公证”一体机;推行“简易调解程序”,将小额争议调解周期缩至7日,效率提升60%。目前,“苏解纷”非诉服务平台提供全时段解纷服务,实现矛盾处理全流程线上化,并借助大数据预警风险,推动矛盾预防化解从被动转向主动,让调解更高效透明。
未来,吴江区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源头管控,畅通诉求渠道,深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为群众打造和谐稳定的幸福家园,续写基层治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