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专利法实施40周年。作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城市,苏州市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优化协作配合机制,强化协同保护力度,帮助企业提升权益保护意识,构建风险防控体系,维护企业合法权益。2024年,苏州市专利密集型产品新增数量和累计总量均居全省首位。
锁定政策制度“生根发芽” 塑强创新优势添动力
今年1月,《苏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设总则、保护、促进、服务、附则五章,着重对“鼓励先行先试”“构建多元保护格局”“完善行政裁决机制”“加强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推动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及文创产业发展”“促进创新和转化”等六个方面进行规范。
在全省率先实施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出台《苏州市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引导创新主体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立深度合作网络,探索高价值专利培育新模式和新路径。截至目前,苏州市累计19家单位获批省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
制定《苏州市知识产权(专利、版权)奖励办法》,设立“优秀专利奖”“杰出发明人(设计人)奖”等奖项,最高奖励30万元,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聚焦产权保护“首要任务” 立足法律服务巧发力
壮大知识产权专业律师队伍,成立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团,组织律师举办行业专场综合业务培训,针对性解决设计专利申请、版权登记等难题。鼓励发展知识产权领域专业律师事务所,全市18家律所具备专利代理机构资质。
苏州市司法局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苏州市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方案》,进一步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基础制度、畅通行政裁决办案机制、优化办案机制,提升全市行政裁决办案能力。2021年至2024年底,苏州共立案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52件,下达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书28件,相关行政诉讼维持零败诉。
成立苏州知识产权仲裁中心,进一步发挥仲裁在专利纠纷协调解决机制中的作用,快速有效定分止争,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打造“区块链+公证”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推出“苏城存证” APP 、“苏州存”小程序等“区块链+公证”知识产权保护存证应用,提供从创意构思、制作生产到授权销售的全流程保护渠道。
瞄准法治素养“量身定做” 厚植文化理念增活力
加大保护专利宣传力度,推动开展知识产权专家学者进机关、进校园等培训活动,举办“海外知识产权维权”“知识产权国别主题月”等,通过组织经验交流活动,分享成功案例,促进不同主体间学习借鉴。
探索“专利赋能创新发展”公民法治素养实践路线,在苏州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科普与普法文化展厅向社会公众普及专利制度基本知识、阐明专利制度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并通过专利创造、审查、保护等方面展示,增强尊重和保护专利产权意识。
市司法局联合市中院、市文广旅局等5家单位共同签订《苏州涉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共建协议》,以完善联动机制、提升审查服务、开展法律援助等形式,为激发江南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