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谷小轩说消费”项目,系列普法动漫片在多个平台播放,影响超过70万人;区民卫局下沉优秀法治力量,组成“蓝盾宣讲团”,为普法对象送上丰盛的法治大餐;姑苏公安分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精准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诈骗宣传,有效提升宣传影响力……近日,在姑苏区举办的2023年度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活动现场,各普法成员单位晒出一年来的普法成果,亮点纷呈。
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是姑苏区扎实推进普法责任制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姑苏区聚焦重点对象精准普法,建立普法计划单、考核明细单、普法成绩单“三张清单”制度,高效推动普法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让普法惠民心暖人心。
▲评议现场
“三张清单”推动普法责任制落地见效
中心组集中学法4次,组织国家工作人员集中学法讲座2次,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1次;围绕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学习宣传;组织“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活动……翻开《2023年度姑苏区国家机关普法工作清单》,各成员单位普法内容清晰明了。
“清单化普法,让人一目了然。”江苏加得律师事务所主任、姑苏区人大代表徐立勇作为“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小组成员,现场听了各成员单位汇报后说,“这次汇报,让我看到了一年来姑苏区普法工作的丰硕成果。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凝聚合力,形成了协作配合、齐抓共管的大普法格局。同时,对照清单,一些单位存在的不足也一目了然。”
有了普法计划单还不够,姑苏区为了深入推进普法责任落实落细,还制定了考核明细单和普法成绩单,三张清单紧密结合,有效推动全区普法劲往一处使,形成“一盘棋”。
每年年初,姑苏区编制当年度国家机关普法工作计划清单,清单以“必选动作+自选动作”“共性清单+个性清单”相结合的形式,从目标、对象、内容、方式等方面划定普法“责任田”。同时,清单对春节、“4·8”司法日、“12·4”国家宪法日等特定时间节点的宣传主题、重点内容和联动事项进行明确,保障全年普法有章可循。
如何全方位、多角度检验普法成效?姑苏区法宣办为此制定了《姑苏区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实施办法》,规定普法责任制落实评估标准。2023年5月,姑苏区法宣办对该办法进行了修订,围绕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推进普法工作的力度、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的深度、开展主题普法活动的广度等,进一步细化“18+4”项评议项目和计分标准。
落实普法责任制,关键在考核。姑苏区法宣办每年开展履职评议活动,通过晾晒成绩单的方式对成员单位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进度效果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考评结果向全区通报并纳入区级机关年度绩效评价,以此督促、激励成员单位发挥职能优势,在普法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形成同频发声宣传合力。
▲送法进工地
精准滴灌 促进公民法治素养稳步提升
用人单位没有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发生工伤时谁来支付相关费用?用人单位应为农民工缴纳哪些保险?签订劳动合同要注意哪些事项……1月22日,“法润江苏 情暖民工”送法活动走进姑苏区石路华贸中心项目工地。由律师、“法律明白人”组成的法律服务队针对农民工最关心的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工资报酬支付、劳动争议处理等问题,为农民工朋友送上温暖,现场共发放《常用法律法规宣传漫画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普法宣传资料100余份,赠送法治大礼包150余份。“以前我总担心年底拿不到工钱,刚听了律师讲的话,现在心里有底气多了,干活也更加安心了。”泥瓦工余明开心地说。
点对点开展普法宣传,面对面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去年12月以来,姑苏区司法局联合区人社局、区总工会,以劳动争议法治化化解途径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宣传重点,深入火车站、人才市场、快递站等人员集聚区开展普法宣传,为农民工合法维权提供帮助和服务,惠及800余人次。
姑苏区司法局法治宣传教育处处长许为说,突出重点对象的法治需求,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增强法治宣传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是普法宣传的应有之义。一直以来,姑苏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按需精准普法,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普法的关键群体。围绕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法治需求,姑苏区强化区教体文旅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姑苏公安分局等单位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学校法治教育主阵地作用,推出“法治+泥塑”“法治+剪纸”“昆曲搭台,法律唱戏”等特色法治课程。同时,盘活法治资源,打造“獬小薰法治游”等普法活动,在寓教于乐中给青少年带来可观、可感、可享的法治体验。针对防范“未成年人性侵害”“校园欺凌”等热点问题,姑苏区择优选拔全区73名女性青年教师、司法工作者、专职律师组成“姑苏护蕊”志愿者团队,定期开展巡回宣讲。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姑苏区从企业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把普法宣传和服务企业有效结合起来,引导企业依法依规生产经营。2023年,依托公共法律服务项目,组织法律服务团队深入145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出具体检报告65份。同时,对3038家企业进行隐患排查,排查出重大隐患20余个,指导企业及时处理,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围绕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迫切需求,姑苏区司法局升级推出苏城存证APP3.0版,优化新增录屏取证、文件存管、律师服务等功能,为数据存管、证据固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助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社区法治图书角
精耕细作 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走进姑苏区白洋湾街道金筑社区法治图书角,“知律法于心,守法律于行”几个大字映入眼帘。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宪法、民法典等各种法律书籍和普法单页。白洋湾街道金筑社区党委书记陈迎青介绍,“我们优化了原先图书角的阅读环境,增添了新的书籍,现在,图书角已经成为了居民补充法律知识的微型‘加油站’。”
营造法治氛围,深度服务辖区居民。姑苏区以打造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提优工程为契机,依托现有公共空间和阵地推进设施升级。2023年,全区共完成50余家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优化,新增或改造法治小品、法治宣传栏、法治景观等300余处。丰富多样的法治景观、处处彰显的法治元素,令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面貌焕然一新,让社区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熏陶。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硬件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姑苏区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如今,走在姑苏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身着“蓝马甲”,操着吴侬软语的“法律明白人”。双塔街道杨枝社区的“法律明白人”查建英便是其中一员。每天上午9点到11点,她总会穿着“蓝马甲”,拿着小本子,走街串巷。“我们这里老年人多,在巡查中也会和老年人聊聊天,了解各家情况,也给他们讲讲法律知识,传递法治理念。”查建英说。
“聚焦居民需求和问题,引导‘法律明白人’主动参与基层实践是提升社区依法治理能力的有效抓手。”姑苏区法宣办副主任、区司法局副局长黄为一介绍,在此基础上,姑苏区将“援法议事”工作与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管理有机结合,引入社会组织和法律服务机构参与,形成合力,助推基层治理。
截至目前,姑苏区累计开展“援法议事”活动1100余场次,有效解决了双塔街道大公园社区十梓街356号小区内停车难、虎丘街道桐仁花园小区毁绿种菜等一批典型基层问题,催生“金言小筑”“小巷评理”“平心而论”“百心365”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基层治理特色品牌,法治之风润物无声地融入辖区居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