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吴江区大力推进“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活动,不断完善政策保障,推进法律援助门槛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覆盖面不断扩大,让更多困难群体得到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感受到司法温度。
援助 传递法律“温度”
“真的很感谢田律师和法律援助中心的同志们!帮助我解决了工伤赔偿纠纷。”外来务工人员小史紧紧抓着田律师的手,满脸感激地说。
小史是甘肃籍来吴务工人员,2021年5月1日,他通过手机软件获聘,担任运输司机并协助卸货。入职后,他每日工作时长超16小时,多次提出休息请求未获批准。连续高强度工作8日后,小史在协助吊车司机挂钢丝绳卸货时,因疲劳过度而摔倒受伤,经手术治疗后构成十级伤残,认定误工期300日,护理期和营养期均为90日。小史家庭并不富裕,医疗费将近7万元,但雇主却以种种理由拒绝赔偿。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此案后,认为小史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立刻为小史办理了法律援助手续,并指派田律师帮其代理案件,目前,22万元赔偿款均已到账,案件得到了圆满解决。
近年来,吴江区法律援助中心将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亮点和名片,作为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创新实践活动,开辟了重点人群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精简审批环节、优化办理流程、深化便民举措,加大对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低收入家庭、农民工等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促进法律援助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让每一个困难群众都打得起官司,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充分保障困难群众获得多元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法律援助服务。
服务 体现援助“深度”
刘某家住震泽,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因发生交通事故,卧病在床,肇事者却迟迟不肯积极配合赔偿。刘某到当地司法所进行咨询。区法律援助中心接到司法所电话后向当事人核实情况,认为刘某的母亲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第二天就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办理。“原本我可以生活自理的,他把我撞成这样,只能躺在床上。”援助律师耐心向刘老太和她的家人说明了诉讼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并表示会尽快立案,通过诉讼为刘老太争取应有的赔偿。最终,法律援助律师依法为刘老太讨回医疗等费用共计3万余元。
吴江区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原是依托“两中心一站点”全面部署的,后又与“一村一顾问”全面对接,有了较为健全的框架。
2022年,区法律援助中心整体入驻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进驻镇矛盾调处分中心,法律援助联络点进驻村矛盾调处工作站,依托区镇村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进一步织密织实了法律援助工作网络,探索建立“援调对接”机制,做到程序启动同步、参与办案同步、案件跟踪同步、业务指导同步的四同步援调对接。
如今,在中山南路1788号区司法局楼下,区法律援助中心打造了“一站式”便民服务窗口,完善对接范围和工作流程,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接待、咨询、受理、审查、指派、归档等服务。通过形成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的联动机制和工作合力,为弱势群体的工伤事故、人身损害、劳动争议等纠纷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有力地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
2023年,各级实体平台共接受法律咨询17603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830件,法律帮助案件2750件。
热线 展现援助“广度”
为让群众得到更优质的法律咨询服务,吴江区法律援助中心组建小型法律援助咨询团,固定八位专职律师轮班接听解答12348法律援助热线咨询。群众可以通过12348热线进行法律咨询、法律求助,相关法律问题都会由专业的律师进行分析解答,从而引导老百姓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2023年的某日,“12348”法律咨询热线接进了一个小伙子的电话,称其是云南入吴务工人员,入职于苏州某广告公司,从事的是现场焊接工作,入职后公司一直未与他签订劳动合同,也未替其缴纳社保,在领了一个月工资后就开始拖欠,想要维权。值班律师当即提供了法律咨询,并建议其携带相关证据材料到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第二天,区援中心的工作人员受理案件,指派农民工维权经验丰富的律师承办,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23年以来,吴江区共计接听解答法律咨询12203人次,满意率较大提升。
制度 提高援助“满意度”
2023年,吴江区为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充分谋划并制定下发了《吴江区法律援助律师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吴江区法律援助驻点律师积分考核制度(试行)》两份文件,对法律援助律师的权利义务、职责要求、选用退出、日常管理、投诉处理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和明确规定。
依照相关管理办法,2023年,吴江区启动了法律援助律师招募工作,通过报名、人员审查、岗位相似度评估、面试以及党委会讨论等一系列流程,最终招募法律援助驻点律师8名,同步组建法律帮助值班律师库,参与到法律援助业务工作中,最大限度服务群众。
同时,区法律援助中心不断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出台《苏州市吴江区法律援助案卷质量考评办法(暂行)》,严格落实省厅和苏州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相关要求。还综合运用庭审旁听、案卷检查、征询司法机关意见和回访受援人等措施,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此外,在307个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全覆盖基础上,新建特色援助站点5个(累计建成10个),其中,桃源镇“桃源红”新业态法律援助工作站获评苏州市“关爱民生法治行”活动典型项目,“15分钟法律援助服务圈”更加完善,以更加灵活多样、贴近群众的方式将法律服务送到百姓身边,给了群众满满的法治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