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姑苏区金阊街道: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2024-01-30 13:43:00  来源:享法姑苏
  为充分发挥法治在小区治理中的基础性保障作用,姑苏区金阊街道根据《姑苏区关于加强“法治小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启动“法治小区”建设,选取了三元一村小区和虹桥小区作为试点,将法治资源、法治力量、法律服务引入小区治理,将小区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健全机制议民事
  “马扎凳议事会”作为2023年三元一村创新推出的援法议事机制之一,以“幸福‘议’出来”为抓手,围绕小区环境建设、暑托班活动、党员活动等议题,邀请“法律明白人”、老党员、网格员、居民代表、志愿者等参与其中,共商共议、出谋划策。坐着小板凳,或在楼前,或在楼道里,一群人围成一圈,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这便是“马扎凳议事会”,在这里,大家可以尽情说故事、提问题、议难处,让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到小区自治实践中来。
  “小区原来有一批绿色的信报箱,但一般都在草坪或者绿化带里,大家拿报纸、取信件都不太方便,尤其是遇到下雨天,居民需要垫脚跨一小步才能够到,很容易站不稳摔倒,而且报纸、书信都会被雨水打湿。”在议事会上,有人提出小区信报箱的问题。经过议事会三次激烈讨论,大家最终决定,将原先老旧信报箱拆除,再新增一批新报箱。
  整合资源解民忧
  虹桥小区虽是毛家桥社区下辖的一处老旧小区,但在打造“法治小区”的过程中,其以 “法润金邻”品牌为依托,充分整合多方资源,突出依法治理、援法议事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中发挥的“营养液”“润滑剂”作用,依靠法治解决邻里矛盾纠纷、增强居民群众法治观念、促进邻里之间和睦相处。
  近日,虹桥小区一位居民为解决房屋漏水的问题,在自家阳台上搭了顶棚,但顶棚却影响楼下居民的通风采光,进而引发了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为此,社区工作人员、小区党员志愿者在了解这一情况后,邀请相关楼幢居民一同前往小区的“援法议事亭”展开协商讨论,由社区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参与协商议事、发表法律意见,并利用民法典对居民各方进行释法明理,最终几位居民就顶棚的解决方案达成了一致意见,矛盾也随之化解。
  强化宣传提素养
  “法治小区”的建设离不开平日里的法治宣传,2个试点小区设立了法治图书角、援法议事亭、法治文化长廊等法治阵地,营造法治氛围,打造普法“引力场”,使小区群众自觉接受法治、认同法治、践行法治。不仅如此,“法治小区”常态化开展各类法治主题宣传活动和送法入户活动,有效提升居民法治素养。
  2023年7月,三元一村举办的暑托班特意邀请街道工作人员为孩子们讲解民法典和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法治素养、拓展法律知识。2023年12月4日下午,金阊街道司法所联合毛家桥社区一同在虹桥小区组织开展了“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通过向居民耐心解读法律知识,积极宣传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推动宪法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众,使居民群众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下一步,金阊街道将积极推进“法治小区”建设,多措并举激活“自治”内生动力,多管齐下发挥“法治”规范作用,多点开花开启“德治”活力篇章,打通基层治理末端,有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参与感、获得感。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