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沧浪街道:打造小区治理样本让群众安居乐居
2023-12-21 14:56:00  来源:享法姑苏
  沧浪街道位于苏州姑苏古城,老旧小区、无物业小区较多,随着城市发展,城市更新滞后等问题不时困扰居民,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挑战。
  为充分发挥法治在小区治理中的基础性保障作用,街道坚持试点先行,选择在桂花新村、胥虹苑小区打造“法治小区”建设示范,积极开展“法治小区”建设。通过不断宣传引导,推进小区依法自治,形成物业、业委会、居民按规会商解决小区问题,邻里关系和睦、小区安定团结的良好氛围,为辖区其他小区提供了优秀范本。
“听听睦邻”引领居民参与法治小区建设
  “感谢社区,感谢‘听听睦邻’,如今我们终于不再受小区停车问题的困扰了!”家住胥虹苑小区的王女士向社区连声感谢道。胥虹苑小区是一处老旧小区,建成已有20多年。由于规划较早,小区内部的配套设施不健全,机动车乱停乱放、路面积水等问题,给居民的日常带来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
  “听听睦邻”是胥虹社区打造的“援法议事”工作品牌,在小区路面“微更新”过程中,通过“援法议事”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引导居民参与到“法治小区”建设。改造后的路面铺上了亮丽的沥青,从破损不齐的石板路变成了平整宽敞的柏油路,文明标语和指示牌也增添了小区的整洁和美观。让居民更为惊喜的是,这次“微更新”还催生了“微治理”,居民们通过自我协商,自发制定了“居民公约”以及公共安全的巡查值班表,以“微治理”巩固“微更新”成果。
  此外,在胥虹苑“法治小区”建设过程中,还注重法治阵地的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小区的法治大舞台、法治石碑、“援法议事”亭、法治专栏、法治图书角等布置,将与居民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开展民法典游园会、法治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在小区居民中广泛宣传法治理念,居民们开始在法治途径下解决邻里矛盾。
“红色物业”构建法治小区“1+3+N”工作机制

  “我腿脚不好,想通过这次改造把卫生间的老式浴缸给拆除掉,换成淋浴间,地面做防滑地砖,这样洗澡安全一点。”这是桂花新村物业管理员正在与老人沟通适老化改造的场景。桂花新村共有住户5658人,60岁以上老人占比30.4%,老龄化程度较高,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强烈,亟须物业服务创新提升。
  桂花新村“法治小区”建设以“红色物业”为突破口,推行“一核引领、三方联动、多元共治”的“1+3+N”工作机制,即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实现社区、居民代表、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打造由物业企业、居民代表、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共同参与的“红色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物业管理服务项目党支部,形成“社区党委——物管项目党支部——楼道红管家”的三级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社区法律顾问等专业法律服务工作者作用,通过法治赋能“红色物业”,推动小区共治共享。小区物管会依靠社区调委会搭建物业纠纷调解平台,专门受理与物业管理相关的日常矛盾纠纷,形成“调和、调顺、解忧、解难”的纠纷调解模式。此外,桂花新村还注重发挥“法律明白人”“人熟、地熟、事熟”三大优势,引导其主动融入小区内矛盾纠纷的排查、劝导、化解等工作,今年以来,“法律明白人”共参与调处矛盾纠纷30余件。
  “法治小区”建设是充分发挥法治在小区治理中基础性保障作用的有效抓手。下一步,沧浪街道将积极推广先行示范社区的有效做法,在辖区内推开“法治小区”建设,以小区“微治理”撬动基层“大治理”。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