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深化普法责任 提升普法质效 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不断提升
2023-12-21 14:21:00  来源:引力播
  实行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深化全民普法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八五”普法以来,苏州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促使各部门单位更加注重依法决策、规范执法及法律风险防范,进一步扩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覆盖面,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完善机制 推动普法责任制落地见效
  为进一步提升普法工作质效,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专门印发《苏州市关于进一步健全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扩大责任主体范围,包含了具有立法、执法、司法、管理服务职责的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以及国有企业、基层自治组织和其他单位等。建立普法责任制“三单两书”制度,综合运用普法重要工作提示单、重点任务督办单对未按时间节点、未按要求完成普法工作任务的单位进行提醒和督办,逐步形成了清单管理、跟踪提示、督促指导、评估反馈的管理模式。
  与此同时,苏州在全省率先搭建普法责任制履职报送工作平台,全面掌握全市机关部门实时普法动态。连续四年举办全市普法责任制履职现场评议活动,在全省率先探索将参与评议的单位覆盖至所有市级机关部门。市政府探索建立了《在立法工作中加强普法工作的规定》,在政府立法的立项、起草、审查、公布、立法后评估等过程中,增强立法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市法宣办每年还印发普法责任清单与联动事项清单,强化各部门普法主体责任,进一步推动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提升普法协同性,推动人大常委会、政府部门、政协机关在履行法定职责的过程中实时普法、主动普法、跟进普法,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
点面结合 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近日,苏州市法宣办、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在姑苏区人民法院举办旁听庭审活动,来自苏州92家市级机关单位的代表参加现场旁听,“沉浸式”接受法治教育,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近年来,作为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八个试点地区之一、江苏唯一的试点地区,苏州市围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持续发力,部署开展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突出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国家普通工作人员、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实施“四大工程”,并率先推出了行政诉讼败诉(复议纠错)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行政机关现场执法工作规程、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法治建设履职报告制度等一批典型经验做法,创新打造了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提升实训基地、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法治素养提升线上管理平台等多个学法用法平台。
  为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示范带头作用,苏州市出台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形成全市共性清单和部门个性清单的学法清单体系;认真落实中心组学法、会前学法、重大决策前学法等各项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使带头学法、模范守法落到实处;在市级机关开展52期“法治开讲”活动,营造机关学法浓厚氛围。开展全市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素养问卷测评,近4万人参与。
  此外,苏州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不断提升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并完善集理论培训、情景模拟、实战练兵、实践养成及执法监督于一体的“4+1”法治素养提升体系。昆山发布全省首个现场行政执法工作规程、制定《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的工作指引》,开设执法网络直播栏目,举办首届行政执法现场情景模拟大比武活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法治素养提升路径,着力将“两委”人员发展为当地的“法律明白人”。太仓启用全市首个“两委”法治素养提升研学基地和线上试点管理系统,并开展专项课题理论研究。
多措并举 提升法治宣传走深走实
  近年来,苏州各地各部门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的需求为着力点,多措并举开展普法工作,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全市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发挥司法案例在规范、评价、引领社会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从冲上热搜榜的“网红夫妻离婚争夺自媒体账号案”,到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小案大道理”栏目的“被炒后索要年终奖案”;从提名“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的孤寡老人遗产管理案,到准确界定专利权归属,以司法裁判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涉中科院知识产权纠纷案……通过打造“睿裁判”宣传品牌和“融媒体”宣传矩阵,让一个又一个真实鲜活的司法案例成为践行法治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
  全市检察机关打造“动物普法小队”轻动漫品牌,围绕养老诈骗、医美陷阱、寄递安全等热点开展普法。常熟市检察院将公益检察宣传片投放至1200辆公交车,吴江区检察院以评弹演绎未成年人帮教故事,姑苏区检察院组织开展“庭审剧本杀”,创新酒精测试普法体验,昆山市检察院《远离那些大灰狼》《哪朵玫瑰没有荆棘》短片被省院、省教育厅推广。
  全市每年组织举办法治文化节,各部门积极参与,开展“平语近人”“以案释法”“江南文化·法韵园林”“法润百年篆刻展”等30余项特色法治文化活动,累计参与人次近百万,组织40家市级机关部门参加每周一次的电台“十点说法”栏目,组织91家市级机关国家工作人员参加旁听庭审活动。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长江保护法》宣贯“五大行动”“安全生产月”“知识产权宣传周”“世界环境日”集中宣贯活动,围绕群众高品质生活,接续开展“法治新时代·清朗E空间”“法润交通 与法同行”等主题普法活动,围绕社会高效能治理,集中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情暖三农·送法下乡”、网络安全、反电信诈骗等活动,确保普法宣传工作“季季有主题,月月有专项,周周有活动”。“第十六届农民工学法活动周”“第五届青少年学法活动周”“未成年人保护主题宣传活动”“三八妇女儿童维权周”“法企同行”等涵盖重点人群的年度普法联动活动有效有序逐步展开,全市普法资源基本实现互联互动、相融相促。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