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开门七件事:茶米油盐酱醋茶,喝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自古以来,苏州山塘街上,这些茶馆、茶亭不仅仅是喝茶休闲之地,还承担着调解民间家庭、婚姻、赡养、邻里、土地房屋买卖纠纷的作用,俗称“吃讲茶”,在山塘民间也一直有“一壶热茶平百争”的说法。
在虎丘司法所调解室门外,有一张特殊的“车票”,这是一张人民调解的“单程解忧车票”。虎丘街道传承并创新山塘民间“吃讲茶”习俗,深耕“一二三四五”调解工作法,多措并举为民解忧,让群众感受到人民调解化干戈为玉帛的魅力。
开往家庭的“和谐号”
“调解员不光明确了我们老宅的归属,更解了我们姐弟间多年的心结,感谢人民调解帮我们家恢复了和谐!”家住会馆场的陈先生父亲名下的老宅被纳入了虎丘综改的征收范围,居住环境马上能有所改善。可一场意外让陈先生的父亲突然离世,没有留下任何遗嘱,陈先生和唯一的姐姐陈女士就老宅的归属和拆迁安置的权益发生了争议。
了解到相关情况后,调解员老顾秉持“调的是矛盾,解的是人心”,同法律顾问一道多次主动约见双方,从法律继承规定、父母赡养、家庭责任等多个角度释法明理。在调解员依法、以德、耐心的劝慰下,灵活运用“一二三四五”调解法,双方最终就房产归属及其他遗产达成一致,进行了合理合法的分配,并约定了母亲的赡养义务。一起多年的家庭矛盾得以化解,姐弟俩的“心墙”也得以破除。
征收调解是虎丘街道2017年以来开展的重点调解类型,旨在主动攻坚重点难点征地拆迁调解项目,创新“律师+调解”工作模式,通过现场办公、上门服务、授权委托、远程视频等方式,累计完成调解征地拆迁纠纷280余起,涉拆补偿金额数亿元,避免了亲人对簿公堂,维护了家庭和谐,保障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联通社会的“文明号”
今年年初,王女士骑行电动自行车与李先生驾驶的机动车发生了碰撞,因王女士闯红灯且车速较快,造成李先生车辆受损。经交警调查,此次交通事故认定为王女士全责,但王女士拒绝赔付李先生2000余元的车辆修理费用。
收到李先生的调解申请后,虎丘司法所调解员老钱充分发挥老兵党员调解员特有的公信力和真诚质朴,为拒绝沟通的当事人搭建了调解平台,让剑拔弩张的双方平心静气的重新坐到了一起。老钱从法律法规、责任认定以及对家庭的影响、对子女的教育等角度,循循善诱地引导王女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经过老钱的说理引导,王女士充分意识到了严格遵循交通法规的重要性。考虑到王女士的经济情况,李先生也接受了老钱的建议,减免了部分车辆维修费用。“交通事故赔偿金额事小,但维护社会文明是我们每个市民的义务,我也要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事故赔偿、房屋维修、加装电梯、毁绿种菜……看似都是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矛盾,但处理不好轻则影响邻里关系,重则事关社会文明。虎丘街道始终以构建文明社会为宗旨,用心用情调解好每一桩纠纷,让每一位群众在人民调解中感受到“法治幸福感”。
开进企业的“诚信号”
半年前,因准备出国,张先生决定将名下一套房屋进行出售。他找到了一家中介公司,双方约定张先生将该套房屋全权委托给中介进行销售,张先生保证该房屋权属清晰,无任何纠纷,并且在张先生不能及时到场的情况下,中介可暂时代收款项并转给张先生。不久后中介公司为张先生顺利找到了合适的买家并完成交易。可在张先生收到卖房款的半月后,他无意中发现,最后房屋的实际交易价格,竟然与他的售价相差近10万元。眼看出国的日子临近了,选择诉讼还是息事宁人,使张先生犯了难。
“特别感谢虎丘司法所调解员的努力,切实维护了我们消费者的权益。”经过社区推荐,张先生向虎丘街道调解委员会递交了申请,希望能帮他解决眼下的困境。调解员分别约谈了双方当事人,对双方的证据进行了整理,重点记录了双方想法和诉求,找到双方的契合点。随后拆解问题核心,将复杂的问题梳理成块,从法律、情理、诉讼成本、对中介造成的影响等方面入手进行调解。最终,中介方同意归还张先生房屋的差额,双方握手言和,并进行了司法确认。
今年以来,虎丘街道以服务经济发展、惠及企业、群众为目标,着力推进“法商议事厅”公共法律服务项目,将“法治助企直通车”开进辖区的商会、产业园、商业街区,为企业提供即时法律服务,协助化解经营和消费中产生的纠纷,既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更以法治护航“企业敢干”。